冰层裂开蛛网状的纹路,半人高的哑弹缓缓显露真容。弹体表面凝结的霜花下,暗红的锈迹如同凝固的血,顺着铸造纹路蜿蜒成诡异的图腾。赵莽蹲下身,哈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冰晶,他用匕首刮开锈层,刺鼻的腐臭味混着硫磺气息扑面而来——这不是普通铁锈,而是高硫铁加速氧化的产物。
\"都退后!\"他突然暴喝,一把拽住正要触碰引信的新兵。浸水的麻绳在零下二十度的严寒中冻成冰棱,表面还结着层薄薄的白霜,可赵莽分明看见麻绳缝隙里渗出的暗绿色黏液——那是用南洋毒藤汁液浸泡过的痕迹,遇水会释放出腐蚀性极强的酸液。
\"双重陷阱。\"赵莽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匕首挑开表层结块的火药。看似失效的黑色粉末下,藏着排列整齐的青铜药室,每个药室都插着浸过火油的棉线,\"表层受潮火药是障眼法,真正的延时引信遇水反而更敏感。\"他猛地将匕首扎进冻土,刀身震出嗡嗡鸣响,\"只要温度回升,或是有人试图拆解......\"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沉闷的爆炸声。赵莽心头一紧,循声望去,只见西城门方向腾起冲天火光,受惊的战马嘶鸣声响彻雪原。\"是火药库!\"陈铁牛提着滴血的长刀冲来,甲胄上溅满泥浆,\"方才搬运火器时,一箱雷弹突然炸膛!\"
赵莽的目光扫过演武场密密麻麻的标记点,寒意顺着脊椎爬上后颈。那些埋在地下的哑弹,此刻就像蛰伏的毒蛇,只等某个契机便会群起噬人。他抓起腰间的验音槌,对着哑弹轻轻敲击,494hz的声波刚一接触弹体,引信处的麻绳竟发出细微的\"噼啪\"声——高硫铁在共振下加速氧化,产生的热量正在融化冰棱!
\"用浸湿的棉被盖住!\"他扯开嗓子嘶吼,\"所有人退出百步之外!\"士兵们手忙脚乱地展开棉被,赵莽却注意到棉被边缘的金属扣在阳光下反光。这个细节让他瞳孔骤缩,猛地夺过棉被扔向远处:\"换成纯麻织物!金属摩擦的火星都会引爆!\"
当第一床麻被覆盖在哑弹上时,地底突然传来一连串闷响。就像有巨兽在冰层下翻滚,演武场的冻土裂开蛛网状的缝隙。赵莽扑倒在地,看着三枚哑弹接连破土而出,在空中炸成火球。气浪掀起的冰碴如霰弹般掠过,一名士兵躲避不及,胸甲被划出三道深可见骨的血痕。
\"声波屏障!快!\"赵莽抹了把脸上的血污,冲向备用的编钟车。工匠们早已将十二枚编钟改装成共振装置,随着698hz的声波震荡而出,地底躁动的哑弹终于安静下来。可不等众人松口气,城墙方向突然传来凄厉的号角——数十骑黑衣骑士冲破关卡,马背上捆着的不是货物,而是装满火油的陶罐!
\"是倭寇的死士!\"陈铁牛举刀指向前方,\"他们想趁乱引发连环爆炸!\"赵莽望着疾驰而来的骑兵,突然想起从地道里搜出的密信。朱砂字迹在脑海中闪现:\"腊月十五,以火油为引,声震为号......\"他猛地转头看向城头的更鼓楼,卯时三刻的梆子声即将敲响——那正是494hz声波的完美载体!
\"敲响反制音律!\"赵莽跃上编钟车,木槌狠狠砸向标着\"黄钟\"的巨钟。雄浑的声波与骑兵腰间的铜铃产生对冲,最前方的战马突然人立而起,将骑士甩落在地。可更多的火油罐已经抛出,赵莽咬牙调整音律,当784hz的声波撞上燃烧的火油,奇迹发生了——火焰竟诡异地扭曲成螺旋状,在空中熄灭。
然而危机远未解除。夜幕降临时,雁门关的气温骤降至零下三十度。赵莽守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帐内,看着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下降。更夫梆子声传来的刹那,他抓起声波探测仪冲出门外,仪器的铜管发出刺耳的蜂鸣——地底的哑弹正在低温中发生新的变化!
\"通知所有将士,用姜汤热敷听地筒!\"他对着传令兵大喊,\"低温会改变金属晶格结构,共振频率可能......\"话未说完,正北方向传来惊天动地的爆炸声。赵莽在雪地里狂奔,却见整段城墙轰然倒塌,露出里面用高硫铁浇筑的地基——那些混入砖石的劣质铁,在低温共振中彻底崩解!
尘埃落定后,赵莽跪在废墟中。月光照亮半截断裂的箭镞,箭杆上刻着的扶桑菊纹刺得他眼眶生疼。他突然想起白天哑弹引信处的毒藤黏液,想起西城门火药库的蹊跷爆炸,所有线索在脑海中轰然贯通。这不是简单的破坏,而是经过精密计算的死亡陷阱——晋商与倭寇利用雁门关的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