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699

大明锦衣卫699(2/13)

明日辰时出发,务必在天黑前控制黑石峪。记住,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窗外的雪依旧在下,赵莽握紧从火场里抢出的残页,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六年的追查,终于又摸到了那条藏在暗处的毒蛇的七寸。

    腊月十四夜,黑石峪的矿洞里弥漫着刺鼻的硫磺味。赵莽潜伏在洞口的雪堆里,看着洞内人影攒动。十几个工匠正在往火炮里填充火药,他们动作娴熟,显然都是行家。突然,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火把下——是个戴着青铜面具的男人,袖口露出的刺青正是倭寇\"九鬼\"家的菊纹。

    \"点火!\"随着一声令下,赵莽率先跃起。火铳的轰鸣打破寂静,子弹穿透一名工匠的咽喉。洞内顿时大乱,倭寇武士抽出长刀,却发现明军的火铳根本不惧严寒,连续发射的铅弹将他们压制在角落里。混战中,赵莽的火铳突然卡壳,千钧一发之际,陈猛的长刀及时架住了刺向他的刀锋。

    \"大人,看那边!\"陈猛大喊。赵莽转头,只见戴面具的男人正往火药堆里扔火把。他毫不犹豫地扑上去,在爆炸的气浪中死死抱住对方。剧烈的疼痛席卷全身,恍惚间,他听见面具碎裂的声音,露出的竟是一张陌生的面孔,唯有左耳后那颗朱砂痣,与当年王富贴身侍卫的特征一模一样。

    当援军赶到时,赵莽已经昏迷不醒。他怀里紧紧抱着半截导火索,上面缠绕着染血的玄鸟纹布条。三日后,腊月十五的大校场上,阳光洒在崭新的火炮上,泛着冷冽的光。赵莽站在观礼台上,看着士兵们演示改良后的火器。他的左臂缠着绷带,却依然挺直脊梁。

    散场后,他独自来到演武场,在当年试炮的地方埋下一块石碑。碑上没有刻字,只镶嵌着一枚哑弹残片,那些灰白色的大理石颗粒在阳光下闪烁,像是永远凝固的警示。北风掠过雁门关的城垛,卷起漫天飞雪,却吹不散石碑上凝结的霜花——那是岁月刻下的,永不褪色的铭证。

    铁火迷障

    \"赵千户,经略大人又催了。\"副将陈铁牛跺着脚哈气,佩刀上的铜环叮当作响,\"这批哑弹就像地里的刺儿,不拔干净迟早要人命。\"凛冽的寒风卷着雪粒灌进演武场,将他后半句话撕成碎片。

    赵莽没应声,目光死死钉在远处的铸铁炮台。腊月的阳光斜斜照在炮身上,那些本该坚不可摧的青铜表面,此刻竟爬满蛛网般的裂纹,在阴影里宛如狰狞的伤口。他下意识摸向腰间皮囊,里面装着今早从哑弹中抠出的灰白色粉末,此刻隔着布料仍能感受到那份异样的粗糙。

    \"去把上次缴获的晋商账本拿来。\"赵莽突然开口,声音像是从胸腔最深处挤出来的。陈铁牛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转身时甲胄碰撞声惊飞了墙根的寒鸦。赵莽独自走向炮台,靴底碾碎积雪的声响在空旷的演武场格外清晰。指尖抚过炮身裂纹,冰凉的触感突然让他想起去年深秋在晋商铁坊的见闻。

    那是个弥漫着硫磺味的午后,赵莽带着工匠去查验新到的铸铁原料。熔炉里翻滚的铁水泛着不正常的青灰色,与寻常铁液的赤红截然不同。掌柜的却拍着胸脯保证\"这是特供的精铁\",肥厚的手掌上还沾着暗红的铁锈——此刻回想,那颜色分明更接近朱砂。

    \"大人,账本找到了!\"陈铁牛的呼喊打断思绪。泛黄的账册摊开在石桌上,墨迹在风雪中晕染。赵莽的手指突然停在某行记录上:\"十月初三,运生铁三百担,附赠品:西域秘药十箱。\"他猛地想起今早解剖哑弹时的异常——那些灰白色粉末遇水后,竟渗出几缕暗红的丝线,与账本上记载的\"秘药\"描述不谋而合。

    \"备马!去军械库。\"赵莽抓起披风,寒风吹得他瞳孔微缩。当库房大门轰然洞开,霉味混着火药气息扑面而来。上千箱火器整齐排列,箱角封条上的玄鸟纹却透着诡异的光泽。他用匕首挑开封蜡,凑近火把细看,封蜡里竟混着细小的金粉——这是晋商标记\"特级货物\"的暗号,而三年前查获的通倭密信上,同样出现过这种金粉。

    \"把所有封条带金粉的箱子撬开。\"赵莽的声音冷得像冰。随着箱盖逐一打开,刺鼻的腐臭味扑面而来。所谓的\"新式火炮\"表面锃亮如新,炮管内壁却布满蜂窝状的孔洞,轻轻敲击便发出空洞的回响。陈铁牛脸色煞白:\"这...这根本是用生铁混着陶土铸的!\"

    更可怕的是底层的开花弹。赵莽撬开一枚,里面的火药呈诡异的暗紫色,混着大量灰白色粉末。他取出随身携带的验硝匣,将粉末倒入竹筒。片刻后,液体诡异地泛起黑色——果然掺了能腐蚀金属的蚀骨草汁液。\"传令下去,所有带金粉封条的火器全部隔离。\"赵莽握紧染着毒粉的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