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699

大明锦衣卫699(10/13)

阴谋早已渗透到九边。赵莽摊开泛黄的图纸,上面用朱砂绘制着复杂的音律矩阵:每个关隘的地理方位对应不同音高,每日特定时辰的自然声响构成完整曲谱。而雁门关,正是这个死亡乐章的高潮部分。

    \"大人,经略府急报!\"陈铁牛撞开帐门,身上的雪粒还未融化,\"宣府、大同同时发现共振哑弹,且......\"他的脸色变得惨白,\"他们用童谣教孩童传唱特定曲调!\"

    赵莽的瞳孔骤缩。他想起白天在街上听到的歌谣,那些天真无邪的童声里,竟暗藏着致命的音律密码。抓起案头的律管,他开始反复推演破解之法,竹管中吹出的气流与编钟共鸣,在帐内形成奇特的音场。当某个频率与地底哑弹产生对冲时,监测仪的铜管突然发出尖锐的蜂鸣。

    \"找到了!\"他猛地起身,打翻了案头的墨砚。黑墨在《乐律全书》上晕染开来,却恰好遮住了\"天地共鸣\"四字,\"以声制声!用十二平均律的相生相克,扰乱他们预设的共振频率!\"

    破晓时分,雁门关响起了奇特的晨曲。十二组编钟同时奏响,不同音高的声波在空中碰撞、融合,形成一张无形的屏障。赵莽站在城头,看着士兵们用声波探测仪排查每一寸土地,突然想起师父临终前的话:\"真正的火器之道,不在蛮力,而在与天地共鸣。\"

    而此刻,那些藏在暗处的致命哑弹,那些精心设计的音律陷阱,终将在智慧与勇气编织的声网中,化作尘埃。寒风掠过城墙的垛口,带着未散的硝烟。赵莽握紧手中的验音槌,他知道,这场与声波的战争远未结束,但只要守住音律的正道,再阴险的毒计,也终将被天地间的浩然之音击碎。

    冰渊战歌

    雁门关的城砖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中发出细微的脆响,赵莽的披风被朔风撕扯得猎猎作响。三天前发现的致命哑弹隐患还未完全解除,斥候急促的马蹄声又碾碎了短暂的安宁。\"报——!倭寇战船三百艘,趁着暴风雪在黑石滩登陆,先锋部队已扎下五十里连营!\"

    了望塔上的铜钟撞出低沉的警报,惊飞了栖在箭楼的寒鸦。赵莽握紧城垛的手指节发白,目力所及之处,漫山遍野的白幡在风雪中翻涌,倭寇营帐间若隐若现的菊纹战旗刺得他瞳孔收缩。更让他脊背发凉的是,那些营帐分布的方位,竟与地下哑弹埋设点形成诡异的对应。

    \"陈铁牛!\"他头也不回地喊道,声音被风雪撕成碎片,\"立刻带人检查城墙根基!所有声波监测仪调到494hz频段!\"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沉闷的轰鸣,不是火炮,而是地底传来的震动。赵莽的脸色瞬间煞白——倭寇提前发动了声波攻击!

    城墙开始剧烈震颤,砖石缝隙渗出青灰色的黏液。赵莽抓起腰间验音槌敲击墙面,698hz的反制声波却没能阻止异动。他猛地扯开墙砖,里面赫然露出半枚锈迹斑斑的哑弹,弹体表面缠着的麻绳正在融化,露出底下刻着扶桑文字的铜制共鸣器。

    \"他们用了改良版的共振装置!\"赵莽将验音槌狠狠砸向地面,特制的青铜槌头在冻土上砸出火星,\"普通声波根本无法干扰!\"话音未落,东侧城墙传来一声巨响,三垛女墙轰然倒塌,露出内部用高硫铁浇筑的地基,那些劣质铁在共振中崩解成蜂窝状。

    陈铁牛提着滴血的长刀冲来,甲胄上溅满泥浆:\"大人!地道里发现倭寇的声波发生器,是用十二面铜鼓改装的!\"他展开一张皱巴巴的图纸,上面用朱砂画着复杂的音律矩阵,每个鼓面都标着不同的频率,\"他们计划在寅时三刻,用《兰陵王入阵曲》的旋律......\"

    赵莽的瞳孔骤缩。《兰陵王入阵曲》的古谱他再熟悉不过,那激昂的节奏中暗藏的宫商角徵羽,恰好能激活地底所有哑弹的共振频率。他望向关城中央的钟楼,寅时的梆子声即将敲响,而此刻,倭寇的铜鼓阵列已经开始调试音准。

    \"传令下去,\"他的声音低沉得可怕,\"所有将士佩戴耳塞,用棉被封堵城门缝隙。召集乐工,准备奏响《十面埋伏》!\"陈铁牛一愣:\"大人,《十面埋伏》的音律......\"

    \"以暴制暴!\"赵莽抓起案头的律管,竹管中吹出的气流与编钟共鸣,在指挥帐内形成奇特的音场,\"用密集的打击乐打乱他们的节奏!立刻派人去火药库,将硫磺粉与松香按三比一混合,制成声波干扰弹!\"

    寅时的梆子声穿透风雪,倭寇的铜鼓同时敲响。低沉的声波如潮水般漫过关城,地底的哑弹群开始剧烈震颤。千钧一发之际,雁门关的城楼突然响起激昂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