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694

大明锦衣卫694(8/19)

璇玑强作镇定:\"不过是些无用的消遣,王大人见笑了。\"

    \"消遣?\"王镇从袖中抽出一份密报,\"有人举报,你们与倭寇私通,意图谋反!\"

    朱载堉突然上前,指了指墙上的《墨子》佚文,又比划了几个手势。沈璇玑立刻翻译道:\"朱先生说,我们只是在研究古籍中的光学原理,与谋反无关。\"

    \"哼!狡辩!\"王镇一挥手,\"带走!严加审问!\"

    就在锦衣卫上前抓人时,秘库顶部突然传来巨响。一块巨大的石板轰然坠落,尘土飞扬中,沈璇玑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是侍卫长秦凛!他手持长剑,杀开一条血路,冲到两人面前。

    \"快走!\"秦凛喊道,\"我已通知戚将军的人在城外接应!\"

    三人趁机冲出秘库,在皇宫错综复杂的回廊中穿梭。身后,锦衣卫的追杀声越来越近。沈璇玑紧紧护着怀中的残页,心中明白,这份关乎国家安危的地图和失传的墨家典籍,绝不能落入东厂手中。

    当他们终于逃出皇宫,戚家军的骑兵早已在城外等候。领头的正是戚继光的副将陈大成。\"沈姑娘,朱先生,戚将军已按你们提供的线索,部署好了围剿倭寇的计划。\"陈大成说道,\"但现在最要紧的,是找个安全的地方,继续研究那份地图和古籍。\"

    在陈大成的护送下,一行人来到海边的一座隐秘渔村。这里是戚家军的秘密据点,戒备森严。沈璇玑和朱载堉顾不上休息,立刻在一间木屋中重新搭建起光学装置。

    这次,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材料。朱载堉改良了三棱镜的角度,又制作了更精密的针孔投影设备。当夕阳的余晖再次透过焦页,一幅更清晰的地图出现在幕布上。不仅倭寇的据点标注得清清楚楚,还出现了一些隐藏的航道和暗礁。

    \"看这里!\"沈璇玑指着地图上一处被火焰烧出的缺口,\"如果把《墨子》佚文中关于反射和折射的原理应用到这里...\"

    朱载堉眼睛一亮,立刻动手调整装置。当镜面的角度达到某个精确值时,奇迹第三次出现——缺口处竟显现出一段加密的文字,破译后,竟是倭寇的进攻计划!

    消息很快传到戚继光手中。戚将军连夜调兵遣将,在倭寇登陆的必经之地设下埋伏。战斗打响的那天,沈璇玑和朱载堉站在高处观战。看着戚家军如猛虎下山般击溃倭寇,两人相视而笑,眼中满是欣慰。

    然而,危机并未解除。东厂绝不会善罢甘休。果然,几日后的深夜,一队黑衣人悄悄摸进渔村。领头的正是王镇。

    \"沈璇玑,交出残页和手稿,饶你们不死!\"王镇的声音在夜色中格外阴森。

    沈璇玑握紧手中的三棱镜,朱载堉则举起改良后的投影装置。当月光透过镜片,投射出倭寇据点的地图时,黑衣人明显骚动起来。他们没想到,这些看似无用的焦页和镜片,竟藏着如此惊人的秘密。

    \"放箭!\"王镇恼羞成怒。箭矢如雨点般射来,沈璇玑和朱载堉早有准备。他们将三棱镜的角度调整到极限,七色光带在空中交织成光网,将箭矢纷纷折射开去。

    就在这时,戚家军的援军赶到。喊杀声中,王镇见势不妙,带着残余的黑衣人仓皇逃窜。

    战斗结束后,沈璇玑和朱载堉继续他们的研究。他们不仅复原了《墨子·光学》的全部内容,还根据其中的原理,发明了新型的侦查设备。这些设备在后来的抗倭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而那份焦页残片,被精心装裱起来,与复原的《墨子》佚文一起,成为了大明王朝最珍贵的国宝。沈璇玑和朱载堉的故事,也在民间流传开来,人们都说,是他们用智慧和勇气,让烬灭的文明重放光芒,让破碎的书页成为护国的利器。

    多年后,当沈璇玑再次走进文渊阁秘库,看着当年搭建装置的地方,心中感慨万千。阳光透过小窗,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恍惚间,她仿佛又看到了那个惊心动魄的早晨,看到了焦页上浮现的地图和古籍,看到了智慧与勇气如何在绝境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烬秘惊澜

    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息掠过渔村茅屋,沈璇玑将三棱镜精准嵌入改良后的青铜架。朱载堉用炭笔在沙盘上快速演算,苍老的手指在算筹间翻飞如蝶。当第七道晨光穿透焦页的刹那,幕布上的投影突然发生诡异扭曲——原本清晰的倭寇据点图边缘,竟浮现出密密麻麻的星象符号。

    \"这是...\"沈璇玑的声音戛然而止。那些符号与钦天监密档里记载的\"浑天仪二十八宿刻纹\"如出一辙,却又在某些节点呈现出悖逆常理的旋转轨迹。朱载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