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694

大明锦衣卫694(3/19)

划过天际,仿佛在指引着她,走向未知的远方。

    烬语

    推开文渊阁秘库的铜门,腐朽的檀木气息裹挟着陈年墨香扑面而来。沈璇玑的目光急切扫过架上标签,终于落在标着“”的檀木匣上。这串数字她在师父临终前的血书里见过七次,每一笔都像是用指甲刻进皮肤的烙印。然而,当她打开木匣,心瞬间沉入了谷底。

    本该存放《永乐大典》第卷的位置,只剩一堆焦黑的残页。火焰舔舐过的纸张蜷缩成诡异的形状,边缘卷曲如枯蝶,唯有零星的墨痕还倔强地保留着曾经的文字。沈璇玑颤抖着指尖拈起半片残纸,“海”字的三点水尚在,旁边却被烧出个狰狞的孔洞,像一只流着黑泪的眼睛。

    “沈姑娘,这是...”身后传来侍卫长秦凛的声音。他是奉了内阁大学士之命护送沈璇玑查案的,此刻佩刀已出鞘三寸,刀刃映出秘库里摇曳的烛光。

    沈璇玑没回答,目光死死盯着匣底。那里躺着一枚青铜印章,蟠螭钮上还沾着未干的蜡油,印面凹陷处残留着朱砂——正是文渊阁的火漆印。可本该平整的印面,却有道新鲜的刮痕,像是有人仓促间试图销毁什么痕迹。

    “三天前内阁清点典籍,这卷还在。”沈璇玑将残纸装进锦囊,声音冷得像冰,“能接触到秘库的,除了值守太监,就是...”她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瓷器碎裂的声响。

    秦凛立刻挡在她身前:“小心有诈!”

    两人循着声音穿过九曲回廊,在文渊阁后殿撞见惊人一幕。值守太监李福瘫坐在满地狼藉的茶盏间,脖颈上缠着半截金丝绦,眼睛凸出,嘴角还挂着未干涸的涎水。沈璇玑蹲下身,发现他右手紧攥着块染血的碎瓷片,上面用朱砂写着个半残的“永”字。

    “是灭口。”秦凛皱眉检查尸体,“但他临死前留下线索,莫非和《永乐大典》有关?”

    沈璇玑没说话,目光落在李福腰间晃动的铜钥匙上。那钥匙齿纹复杂,与她昨夜在师父书房暗格里找到的铜锁完美契合。记忆突然刺痛她的太阳穴——三个月前那个暴雨夜,浑身是血的师父将血书塞进她手里,最后一句话是:“...钥匙...小心...”

    “秦大人,借一步说话。”沈璇玑拽着秦凛退到角落,从袖中摸出铜锁。当钥匙插入锁孔的瞬间,锁芯发出清脆的“咔嗒”声。匣子里躺着张泛黄的舆图,边缘画着九道诡异的波纹,中央用朱砂标着个模糊的“海”字。

    秦凛倒吸一口冷气:“这是...郑和下西洋的密航图?”

    “不止如此。”沈璇玑指着舆图背面的蝇头小字,“永乐年间,有人在古里国带回过能‘映见天地尽头’的宝物,而第卷,记载的正是此物下落。”她想起残页上那个残缺的“海”字,后背泛起一层寒意。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沈璇玑迅速将舆图收好,却见一群锦衣卫蜂拥而入。为首的千户冷笑一声,亮出金牌:“沈姑娘,奉旨缉拿盗书贼。”

    “你们血口喷人!”秦凛挡在沈璇玑身前,“沈姑娘乃钦天监主簿,奉旨查案!”

    “查案?”千户甩出一份供状,“李福临终前指认,正是沈璇玑纵火毁书,意图私吞《永乐大典》!”

    沈璇玑瞳孔骤缩。供状上李福的手印鲜红刺目,可那歪扭的字迹分明与她见过的李福笔迹不同。更诡异的是,供状末尾画着个小小的波浪纹,竟与舆图上的如出一辙。

    “带走!”千户一挥手,锦衣卫立刻上前。千钧一发之际,秦凛突然拔刀横扫,将众人逼退:“沈姑娘快走!我来断后!”

    沈璇玑咬牙转身,沿着熟悉的密道狂奔。师父曾说过,文渊阁地下有连通各宫的暗道,而尽头的出口...她摸着怀中的舆图,突然想起血书里那句没写完的话——“海眼...在...”

    当沈璇玑从御花园假山洞爬出时,天已蒙蒙亮。她乔装成宫女混出紫禁城,直奔琉璃厂。那里有师父的故交,或许能解开舆图的秘密。然而刚踏进“墨香斋”,掌柜就神色慌张地将她推进密室。

    “丫头,你闯大祸了!”老掌柜掀开墙皮,露出后面藏着的半卷残册,“三日前有人拿着第卷的残页来问价,那上面的内容...”他声音发抖,“记载着成祖年间在南海发现的‘归墟’,传说那是连接阴阳两界的海眼!”

    沈璇玑猛地翻开舆图,九道波纹突然与残册上的星图重合。她终于明白,郑和下西洋真正的目的,竟是寻找能颠覆乾坤的禁忌之地。而此刻,那枚被销毁的残卷,或许正藏着开启“归墟”的关键。

    “掌柜,可知那买主是谁?”沈璇玑急切问。

    老掌柜从柜底摸出枚青铜令牌,上面刻着条盘旋的蛟龙:“他留下这个,说是三日后子时,让你带着舆图去天津卫码头。”

    沈璇玑接过令牌,心脏狂跳。这令牌她认得,是太子东宫的信物。难道这场阴谋,竟牵扯到皇室?

    深夜,沈璇玑孤身来到天津卫。码头上停着艘巨大的福船,船头挂着白灯笼,在夜风中诡异地摇晃。她刚踏上甲板,舱门突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