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692

大明锦衣卫692(10/13)

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怀疑。这场大火太过蹊跷,而这些焦页上的痕迹,似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沈璇玑跪坐在满地焦页前,指尖轻轻拂过那些扭曲的纹路。作为利玛窦的关门弟子,她曾在师父的手稿中见过《墨子·光学》的片段引用,知道其中藏着破解光学秘术的关键。如今面对这堆灰烬,她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就在这时,一阵穿堂风掠过,几片焦页被卷起,在烛光中投下奇异的阴影。

    \"等等...\"她突然抓住一片半透明的残页,对着烛光举起。那些被火焰灼穿的孔洞,在光影交错中竟形成了规则的网格状图案。记忆突然闪回,朱载堉曾说过:\"任何损毁都不是终结,而是另一种形式的重生。\"她立刻起身,命侍卫找来白绢和细针,开始小心翼翼地将焦页固定在框架上。

    朱载堉也立刻行动起来,他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焦页,手指在沙盘上快速比划。虽然无法言语,但他通过书写和手势向沈璇玑传达着自己的想法。突然,他抓起一根炭笔,在墙上画出一个简单的装置图——利用针孔成像的原理,将焦页上的孔洞作为投影模板,或许能还原出被焚毁的内容。

    说干就干。沈璇玑和朱载堉在秘库内搭建起简易的光学装置。他们找来一块巨大的白色幕布,将焦页固定在特制的框架上,又用铜镜和三棱镜调整光线角度。当第一束阳光透过焦页的孔洞,投射在幕布上时,奇迹发生了:那些看似杂乱的孔洞,竟组合成一幅完整的地图轮廓。

    \"是南洋群岛!\"沈璇玑失声惊呼。幕布上,岛屿的形状、港湾的分布,甚至暗礁的位置都清晰可见。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几个岛屿的标记旁,出现了用特殊符号标注的光点,那分明是倭寇藏兵的据点。朱载堉兴奋地敲击律管,虽然听不见声音,但震动的频率却传达出他难以抑制的激动。

    然而,解读并未就此结束。沈璇玑注意到,地图边缘有一圈若隐若现的纹路,像是火焰燃烧时留下的特殊印记。她再次将浸湿的《永乐大典》残页覆在投影上,那些纹路与书页上残留的墨痕竟完美契合。在双重投影的叠加下,地图上突然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小字——正是《墨子·光学》中失传的佚文。

    \"以光为墨,以火为笔...\"沈璇玑轻声念出第一条记载。原来,古人早已掌握了利用光学原理记录信息的方法,而这场大火,看似是灾难,实则是保存秘密的最后手段。那些被火焰灼穿的孔洞、留下的焦痕,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密码,只有懂得光学原理的人才能破解。

    朱载堉开始用律管装置对这些文字进行分析。他发现,文字的排列方式与十二平均律有着奇妙的对应关系,每个字符都代表着特定的光频。通过调整装置的频率,他们竟能让投影上的文字动起来,如同活物般在幕布上演绎着古老的光学实验。

    随着解读的深入,沈璇玑和朱载堉逐渐揭开了倭寇更大的阴谋。原来,他们不仅在收集世界各地的光学技术,还企图利用《永乐大典》中的失传秘术,打造出足以颠覆天下的终极武器。而文渊阁这场看似意外的大火,很可能是内奸为了掩盖真相而故意为之。那些焦页上的信息,一旦被倭寇获取,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此时,秘库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沈璇玑和朱载堉对视一眼,迅速将光学装置收起,将焦页和记录的信息藏好。门被猛地推开,几名东厂侍卫闯了进来,领头的正是脸上有道狰狞刀疤的锦衣卫千户。

    \"沈姑娘,朱先生,深夜在此鬼鬼祟祟,所为何事?\"刀疤千户眼神阴鸷,扫视着秘库内的一切。

    沈璇玑镇定自若地说道:\"不过是奉皇命查阅典籍,寻找对抗倭寇之策,千户大人这是何意?\"

    \"哼,奉皇命?我看你们是另有图谋!带走!\"刀疤千户一挥手,侍卫们便上前要抓人。

    千钧一发之际,朱载堉突然将手中的律管装置启动,发出强烈的震动波。侍卫们顿时立足不稳,沈璇玑趁机甩出三棱镜,折射出的七色光刺得众人睁不开眼。两人趁机冲出秘库,在错综复杂的宫道中穿梭逃亡。

    他们知道,自己已经触及到了倭寇阴谋的核心,也因此成为了某些人的眼中钉。但他们更清楚,不能让倭寇的阴谋得逞。在逃亡的路上,沈璇玑和朱载堉决定,要将这些秘密公之于众,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阻止倭寇打造终极武器的计划。

    他们躲进了京城郊外的一座破旧寺庙,在这里继续研究焦页上的信息。朱载堉不断调整律管装置,沈璇玑则仔细解读着《墨子·光学》的佚文。他们发现,倭寇的终极武器,是一种能够汇聚天地间所有光线,形成毁灭性光束的装置。而启动这个装置的关键,就藏在《永乐大典》的其他卷册之中。

    为了找到这些关键卷册,沈璇玑和朱载堉冒险潜入了皇宫的藏书阁。藏书阁内戒备森严,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巡逻的侍卫,在浩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