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像九兵卫突然举起一片镜片残片,在阳光下调整角度。奇迹发生了:镜片折射的光线在空中勾勒出隐雾岛的轮廓,而在岛屿中心,赫然显现出一座巨大的光学装置。那装置由十二面巨型铜镜组成,每面都刻着不同的海东青形态,镜面中央镶嵌着与他带来的紫晶同频的晶体。
\"这些镜片是密钥,也是武器。\"他的声音低沉,\"当十二面铜镜同时启动,就能汇聚天地之力,将方圆百里化为焦土。\"他握紧拳头,镜片残片在掌心划出细痕,\"我父亲当年就是为了阻止这个阴谋,才被倭寇设计杀害。如今,该做个了断了。\"
沈璇玑将三棱镜与镜片残片收入锦囊,眼中燃起坚定的光芒:\"通知戚将军,准备三支敢死队。我们要在端午前潜入隐雾岛,摧毁通天镜阵。\"她望向东方海平线,那里,隐雾岛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朱载堉用音律算出了光频,赵氏镜匠用生命留下警示,我们绝不能让他们的牺牲白费。\"
宗像九兵卫默默系紧腰间的镜匠工具,拔出和泉守兼定。刀身在晨光中泛着寒光,却映出他眼底从未有过的炽热:\"沈姑娘,对马岛镜师有句话——真正的镜子,照得见人心,也斩得断黑暗。\"他将最后一片镜片嵌入刀镡,海东青图腾在金属上栩栩如生,\"这次,就让我们用光明,刺破他们的阴谋。\"
随着集结号角响起,登州港的战船缓缓驶出港湾。沈璇玑站在船头,三棱镜与镜片残片在怀中微微发烫。她知道,这场光与暗的最终对决即将展开,而他们手中的破碎镜片,终将拼凑出照亮真相的光芒。海风卷起她的披风,身后,宗像九兵卫正在用镜匠技艺改良磁石滤网,镜片折射的光芒中,海东青图腾展翅欲飞,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胜利。
星斗燃光
万历二十八年五月十五,银盘似的圆月高悬中天,将海面照得如同撒满碎银。然而这宁静的月色下,却暗藏着汹涌的杀机。倭寇的舰队早已组成凌厉的北斗七星阵,十二艘战船如巨兽般蛰伏在海面上,船头巨大的黑曜石镜面泛着诡异的胭脂红,在月光的映衬下,宛如一双双嗜血的眼睛,虎视眈眈地盯着登州港。
观星台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沈璇玑一袭素白衣衫被夜风吹得猎猎作响,右眼缠着的布条已经换成了干净的白色纱布,左眼紧盯着面前复杂的光学装置。利玛窦赠予的三棱镜在装置中央熠熠生辉,镜身\"Lux Veritatis\"的刻痕在月光下忽明忽暗。她纤细的手指在各种镜片与齿轮间飞速穿梭,时不时抬头望向夜空中的星辰,脑海中不断推演着星象与光频的关联。
一旁的朱载堉身着藏青色长衫,安静地坐在浑天仪旁。他的双耳虽然失聪,但眼神却无比专注。面前摆放着一排长短不一的琴弦,这些琴弦与光学装置通过精巧的机关相连。他手持一支竹制的拨片,目光紧紧锁定着沈璇玑的动作,时刻准备根据光频的变化拨动琴弦。自从失聪后,他对震动的感知变得愈发敏锐,仿佛能透过指尖触摸到声音的形状。
“准备就绪!”沈璇玑的声音划破寂静,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她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左眼。刹那间,整个世界的色彩与光影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在“心眼”的感知中,倭寇舰队方向传来的光不再是单纯的色彩,而是变成了不同频率的震动波,如同无数根琴弦在同时奏响,有的尖锐刺耳,有的低沉轰鸣。这些光频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而危险的韵律。
与此同时,宗像九兵卫带领着敢死队,如幽灵般悄然靠近敌舰。他身着黑色紧身夜行衣,腰间挂着各种镜匠工具和锋利的短刃,怀中揣着那几块破碎却至关重要的黑曜石镜片。队伍中的士兵们都屏住呼吸,手中的兵器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当他们成功跃上敌舰的瞬间,刀刃与倭寇的盔甲碰撞出刺耳的声响,战斗正式爆发。
倭寇旗舰上,戴着海东青面具的镜师首领冷笑一声,大手一挥。顿时,十二艘战船上的黑曜石镜面同时转动,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十二色分光术的光芒冲天而起,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色光芒相互交织,在空中形成了一个巨大而诡异的光阵。光阵中,无数细小的光刃闪烁着寒光,仿佛随时都会倾泻而下,将一切摧毁。
沈璇玑的心眼感受到这股强大而邪恶的光频,眉头紧紧皱起。这光频的复杂程度远超她的想象,每一种颜色的光都有着独特的频率和节奏,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几乎无懈可击的攻击体系。她集中全部精神,试图在这混乱的光频中找到破绽。
朱载堉也感受到了光学装置传来的剧烈震动。他的手指微微颤抖,将拨片轻轻放在琴弦上。随着光频的变化,他开始拨动琴弦,琴弦发出的震动通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