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688

大明锦衣卫688(7/12)

数字\"的组合,在《永乐大典》光学篇章里,正是构建多重镜面反射的关键系数。

    窗外突然传来尖锐的警哨声。崔知夏猛地抬头,只见港口方向腾起三团紫色烟雾——那是倭寇发动总攻的信号。她迅速将薄绢塞进衣襟,显微镜的黄铜镜筒在慌乱中滚落,镜面上倒映出她苍白如纸的脸。\"通知戚将军,按乙巳预案转移!\"她扯下腰间银匕首,刃身映出远处海面正在集结的镜舰群,船头三棱镜阵列吞吐着妖异的虹光。

    阿砚刚冲出藏书阁,崔知夏已跃上了望塔顶层。改良后的光学台在暴雨中嗡鸣,三百面水晶棱镜因过载发出细微裂纹。她将利玛窦的三棱镜嵌入核心卡槽,突然发现镜面边缘多了道新鲜刮痕——有人趁夜篡改了镜面倾角!

    \"启动备用校准仪!\"她对工匠大吼,同时抓起算筹。骨制筹码在掌心翻飞,按照《永乐大典》\"光学部·校准篇\"的古法重新计算角度。当第一束赤光穿透雨幕,竟诡异地折射出刺目紫光——倭寇在镜面上涂抹的,不仅是砒霜,还有能改变光谱属性的矿物染料。

    港口传来第一声爆炸时,崔知夏正在解析显微镜下的数字密码。她发现每个数字组末尾都跟着个特殊符号,形似海东青的尾羽。当她将这些符号对照《永乐大典》星象图谱,惊觉其对应着北斗七星的位移轨迹——敌人是在用天体运行规律校准镜光发射角度!

    \"阿砚!让水师呈北斗阵型散开!\"她对着传声筒嘶吼。少年参将的回应混着炮火轰鸣传来:\"先生!敌舰桅杆上的球形装置启动了!\"崔知夏举起望远镜,瞳孔再次收缩——三十六面紫晶棱镜组成的阵列正在高速旋转,将雷电之力汇聚成紫色光柱,正是《永乐大典》中记载的禁忌杀招\"紫电天牢\"。

    她的指尖抚过显微镜下的数字,突然在鹰喙尖端发现半枚十字刻痕。记忆如潮水涌来,三年前泉州港的大火中,托马斯神父临终前在她掌心写下的,也是这样半个模糊的十字。崔知夏猛地扯开衣领,贴身收藏的银十字架与显微镜下的刻痕完美重合,在暴雨中迸发出耀眼的白光。

    \"原来如此...\"她低声呢喃。将银十字架嵌入光学台的瞬间,三百面棱镜同时发出龙吟般的共鸣。当白光与紫电相撞,整个海面亮如白昼。在剧烈的能量波动中,崔知夏看到敌方旗舰上,戴着海东青面具的镜师正在操控一具机械傀儡,傀儡胸腔里赫然嵌着半卷《永乐大典》残页,书页间流淌的金色纹路,竟与显微镜下的数字密码如出一辙。

    战斗持续到黎明。当第一缕阳光刺破硝烟,崔知夏跪在焦黑的甲板上,手中攥着从镜师傀儡处夺来的齿轮。齿轮边缘刻着细密的数字,与显微镜下的密码完全对应。她望向远处隐雾岛的方向,那里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如同巨兽蛰伏。利玛窦的显微镜躺在她脚边,镜片上还残留着薄绢的纤维,那些微小的数字密码,此刻仿佛都化作了跳动的火苗,照亮了通往真相的漫漫长路。

    明暗博弈

    藏书阁内的空气仿佛凝固,崔知夏盯着显微镜下密密麻麻的数字密码,指节捏得发白。阿砚举着烛台的手微微颤抖,火苗在镜筒上投下晃动的光影,将那些与《永乐大典》光学公式对应的数字映得忽明忽暗。

    “他们在构建光学武器!”崔知夏猛地起身,木椅在青砖地面划出刺耳声响。古籍堆中腾起的灰尘里,她望向墙面由针孔投射出的海防布防图,那些朱砂标记的火药库位置此刻如同一颗颗待爆的雷。阿砚看着她骤然苍白的脸色,心中一紧——自三年前碧蹄馆之战,他再没见过先生露出这般凝重的神情。

    “阿砚,立即通知戚将军,将所有火药库转移!”崔知夏抓起案头的狼毫,在空白宣纸上疾书密令,字迹力透纸背,“同时,召集工匠,把能找到的波斯紫晶、苏州琉璃都带来,我们要改良仰仪,增加光纹捕捉的灵敏度!”她转身时,宽大的衣袖扫落案上算筹,骨制筹码在地面蹦跳滚动,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阿砚领命欲走,却见崔知夏突然抓起利玛窦赠予的三棱镜。镜身镌刻的“Lux Veritatis”在烛光中泛着冷冽光芒,那些拉丁文仿佛活过来般,在镜片上扭曲成诡异的符号。“等等。”她叫住少年参将,“让医官准备防风解毒汤,越多越好——倭寇的镜光里混着砒霜,我们必须防着他们故技重施。”

    当阿砚的脚步声消失在长廊尽头,崔知夏独自留在藏书阁。窗外惊雷炸响,闪电照亮她紧蹙的眉峰。她展开从镜师傀儡处缴获的齿轮,凹槽里残留的油渍散发着刺鼻气味。将齿轮与显微镜下的数字密码对照,她发现齿轮齿牙的排列竟暗合二十八宿星图——那是《永乐大典》中记载的光学聚能阵列布局。

    “原来如此...”她喃喃自语,指尖抚过三棱镜的裂痕。三年前泉州港大火,托马斯神父临终前将这面镜子塞进她怀中,说“光中藏真”。此刻她终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