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秦哀歌 > 第486章 宿将之愤

第486章 宿将之愤(1/2)

    这日清晨,两人正在驿馆暖阁中对弈。

    黑白子在纵横十九道上交错,棋局渐入中盘,正是绞杀激烈之时。

    “报!”

    一名守关的百夫长快步走入,向甘罗、萧何拱手道:“甘使节,萧吏员,关外斥候快马回报,左庶长的车驾,距函谷已不足二十里。

    随行护卫提前飞骑入关禀报,言左庶长车驾中,似尚有贵客同行。”

    “贵客?”

    甘罗眼睛骤然一亮,棋子“啪”地落在棋盘上,猛地站起身:“定是廉颇老将军,先生已成矣。”

    萧何也立刻放下棋子起身,双眼亦闪烁着激动,先生竟真的将那位赵国军魂带回了秦国。

    “速速准备!开中门,迎先生入关!”甘罗朗声吩咐,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越和昂扬。

    他和萧何迅速整理衣冠,快步走出驿馆,登上函谷关城墙。

    关隘之上,秦字大旗在风中呼啸。

    他们凭栏远眺,目光灼灼地望向东方官道蜿蜒而来的方向。

    约莫一个时辰后,一支规模不大的车队映入眼帘。

    为首一辆朴素的马车,稳稳行驶在尘土之中。

    甘罗与萧何相视一笑,虽然距离尚远,看不清车内情形,但二人都无比确信,那正是他们等待多时的人。

    函谷关的城门缓缓开启,准备迎接凯旋的秦臻与他带回的“战利品”,也预示着咸阳即将到来的另一场精彩纷呈的君臣奏对。

    邯郸的风云,大梁的棋局,最终在这座巍巍雄关之下,完成了奇妙的交汇。

    .........

    待秦臻的车驾驶入关内,停在关内宽阔的校场边缘稍作整顿,秦臻掀开车帘刚探出身,便见甘罗与萧何从城墙上疾驰而来。

    待见到秦臻的身影,两人快步迎上。

    甘罗难掩急切之色,趋近秦臻,朗声道:“先生!你可算到了!”

    萧何也快步上前,两人齐齐向秦臻躬身行礼。

    秦臻目光掠过两人被寒风吹得微红却精神抖擞的脸庞,欣慰地点点头:“辛苦你们了。看你们这情形,想必在邯郸已然替大秦立下了赫赫功劳?”

    “正要向先生禀报,幸不辱命,赵国已然应允!”

    甘罗抬起头,眼中光彩更盛,立刻将早已在心中复盘无数遍的邯郸之行,条理分明地向秦臻细细道来。

    他语速清晰,将朝堂对峙时赵偃由不屑到惊愕,再到挣扎、最终屈服的微妙神情变化。

    讲述如何剖析燕患之危、赵国新立之困,又如何抛出“献河间五城以退燕患,反噬燕土”的连环计策,最终成功打动了赵偃的整个过程。

    以及群臣的阻挠、震动到权衡,都描绘得鞭辟入里,如同再现。

    “赵往偃虽百般不愿,割城之言出口时脸色如同剜心,然其终究难敌大势推演与利害权衡。

    最终,他虽面色铁青,仍咬牙应允。

    不仅允诺割让河间五城予秦,更主动许诺,待击退燕军之后,愿再割燕地膏腴之城数座献予我王,以示盟好之诚。

    秦赵盟书已然签订,小子已遣使快马飞报咸阳,此刻想必已呈于大王案前了。”

    甘罗说完,神情依旧保持着使臣的庄重,但那份少年的锐气与功成的自豪感已无需掩饰。

    一旁的萧何一直静静聆听,待甘罗话音落下,他才默默上前一步。

    随后从怀中取出一卷捆扎得整整齐齐的简册,双手奉上:“先生,此乃何于邯郸期间所见所闻之摘要。

    内有赵国朝堂主要大臣之舆图派系、邯郸坊间粮价物产、军卒调动传闻、乃至赵王偃言行举止间流露之细微倾向、好恶偏好,皆按先生昔日所授‘察微知着’之法,尽力详录。

    或可为我大秦日后洞察赵国朝野动向,略作参证。”

    他的声音沉稳,内容务实,与甘罗的纵横捭阖相得益彰。

    秦臻接过萧何的简册,并未急于展开,他的目光在二人脸上停留片刻,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许与欣慰。

    “甘罗!”

    秦臻的声音中,带着由衷的激赏:“初涉列国,便能建此不世之功。

    你此行,洞察人性幽微,更善用大势,以三寸之舌撬动山河,将燕赵两国玩弄于股掌之间,兵不血刃而得五城,更诱其与燕国血拼,埋下燕赵仇杀之引线。

    此一石数鸟之策,精准狠辣,深得伐交伐谋之精髓。

    此功勋,足可彪炳史册。

    大王闻此捷报,必欣喜若狂,重重有赏。”

    接着,他目光转向萧何,语气转为厚重:“萧何,你一路襄助,查遗补缺,记录详情,亦功不可没。你心思缜密,于敌国腹心之地,临危不惧,详录风物,洞察人情。

    此卷简册,看似无声,然其价值,不下万金。

    你二人,此番邯郸之行,一动一静,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实乃大秦之瑰宝,社稷之福。”

    秦臻的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