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楚兵 > 第916章 贪腐之风

第916章 贪腐之风(1/3)

    帝都幽州。

    内城程府。

    八瞎子的大堂,建的跟地主老财一样。

    用料结实,地基很牢,占地也不小。

    但装饰很朴素,实用却不经看,

    整体一股赵军营地风,一看就是后营的杰作。

    用后营的资源,给个成本价,稍稍建点自己的房子,皇帝周云当然不会在意。

    但大堂长廊,那番掷地有声的警告,说的可不是犯这点小事的赵人。

    八瞎子身为正一品太师,又兼任户部尚书,可以说是赵人的肱股之臣。

    现在下面很多赵人,已经忘本了,

    总怕自己不如别人好,别人挣到什么东西,自家就一定要挣。

    最近半年发生的案件,

    那都是匪夷所思,堪称在比谁更离谱。

    就半年前,武德殿,

    三当家哭哭啼啼,想护住的焦家子弟焦炉,

    可那是真没办法,怎么都得斩。

    话说河北之战后,

    焦炉被派往中山郡。

    他将管理高句丽遗民,恢复中山县的田亩,让十几万中山郡人,脱离饿死人的命运。

    可有大商人张昊平,见赵军给出的条件太厚了,

    挖沟修田,一日三炖,逢六休一,还有月钱三百。这简直就是送钱给中山的官员。

    一开始,焦炉也不同意。

    可有一日,焦炉在巡村的路上,见有村民残害女户,焦炉当然见义勇为。

    这女户生的漂亮,还对焦炉仰慕不已,

    一声声‘焦官人’,把焦炉在有妻女的情况下,给整下去了。

    起初,三百文工钱没了,后面逢六休一没了,最后连伙食都克扣起来。

    中山县的地方官员,甚至把手伸向了高句丽女子,

    周伯麾下大将高惠寿,血书上殿,御前哭诉!

    赵元始四年,五月初七,

    郡治一级的武川子弟焦炉,被巡更武侯抓捕,推出广安门斩首。

    “这件事别提了,老子也臊得慌,”铁坨子见瞎子跟他聊这个,不禁面露苦涩,别过头去。

    “朕不明白,”大堂里,赵帝周云的火气还没散去,

    “赵军才刚刚苦过来,就发生了遗民案、军马案,这种赵国高层参与的案件?”

    “赵法如此严苛,明晃晃的刀子就悬在广安门,最后让族人婆娘过来哭泣求饶,何必呢?”

    行步大堂,皇帝望了野猪一眼,后者怯弱的躲避。

    八瞎子知道,征北将军是被手下人睁怕了。

    这两年来,最让皇帝震怒的,就是东胡军马案。

    焦炉这个事,最多就是地方事件,算不上边关大患。

    骑三营子弟,马六十二,那才真的广安门前,满门抄斩,痛心疾首。

    马六十二,

    这是个阿骨部奴隶,一路随赵军而起,罗浮山、野狐滩,这些关键战役都打过。

    定都幽州后,他担任边巡使,

    在巡视东胡草原期间,还要负责每年查收军马六千匹。

    这个马六十二打仗机灵,做巡守也机灵。

    草原马匹,赵军采购价一般在十六贯左右,由库莫奚、锡林、契丹等指定部落完成。

    八瞎子知道,这是一项双赢政策,乃是皇帝苦心所为,

    它既能让草原为赵军提供优质战马,

    又能让各个部落,参与到赵人的崛起中来,成为赵国的一员。

    元始三年,马六十二散布谣言,

    说赵军今年要军马一万二千匹,若是不足,将去室韦部落购买。

    去室韦购买,这能行吗?

    草原等部说什么也不会同意。

    别说一万二千匹,就特么两万四,砸锅卖铁,他们也要弄出来。

    到元始四年,马六十二再次散布谣言,

    赵军不要战马了!

    他利用职务之便,以各种理由,让幽州的兵部人员,晚一个月去东胡草原。

    可这短短一个月,就要了三大草场,几十个部落的命根子。

    赵军要的战马,都是一二年岁,身躯强健,吃的多,精心培育的马匹,

    那一天是有花费的,算起来可承担不起。

    赵军不要了,这一万多匹战马,他们最终只能低价给马六十二安排的商人收走。

    但万万没想到,一个月后,兵部的人员来了。

    这个时候没马,欺君之罪啊!

    于是乎,草原几十个部落,最终只能用六七十贯的价格,又从马六十二的商人手里买回来。

    这一来一回,马六十二厉害了,

    他一匹马不养,挣得盆满钵满,还出色的上交了八千匹好马。

    这八千匹好马有什么用呢?

    成功的把他送上了幽州广安门的斩首台。

    事后,皇帝周云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