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东信侯说的在理。”
“朝廷晋爵理应慎重。”
“我等附议。”
“我等附议。”
“你....你们!”
见此情景,老侯爷是心头火起。
他回头一看,参与附议的有十几人,大多都是辅国将军一党的勋贵。
这些人阻止的理由也很简单。
一是看辅国将军并不想让李原晋爵,自己出来卖个好。
这二来,更是因为浓浓的嫉妒。
李原你一个破落兵户,凭什么短短不到一年就能晋升侯爵。
我们上京这些勋贵,哪个不是蒙受祖荫,经历了数代人的经营努力才有今天的地位。
他凭什么跟自己能平起平坐。
郑天雄斜眼瞥了一眼气的浑身发抖的赵明远。
心中说了一声,多事!
李原那种猛虎,你既要用,但又要捆上锁链才行。
这么快就给他晋爵,这天下谁人还能制衡得住。
看着眼前得意的鲍鲲,老侯爷的心中是摇头叹息。
朝堂上的这些碌碌之辈,只会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根本就不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
现在的大梁内外交困,而北蛮大军,就如同悬在大梁朝廷头上的闸刀。
这闸刀一旦落下,大梁有万劫不复,亡国灭种之危。
他北宁侯,只想尽自己的全部力量,为大梁北疆铸一根擎天梁柱,护得北疆不失。
而这一切的根基,便是那位两次创造奇迹的青原伯李原。
老侯爷又做了一个深呼吸。
在为李原争取爵位这件事上,他可不准备后退半步。
于是他迈步来到了鲍鲲的面前,拱手说道。
“东信侯,你这话说的可就不敬祖宗了。”
赵明远的话,让鲍鲲一愣。
他眼神疑惑的望着对方,心说我怎么就不敬祖宗了?
其他众臣也是互相对望,他们也不明白,老侯爷这话是从何说起。
赵明远对鲍鲲问道。
“鲍大人,你可知当年老侯爷鲍辉,是如何从东信伯晋升为东信侯的吗?”
赵明远的话让鲍鲲又是一愣。
鲍辉并非是鲍鲲的父亲,而是他的祖父。
鲍家东信侯的爵位,就是祖父鲍辉跟随太祖征战十三年,为家中挣下来的。
不过祖父当年是如何从伯爵晋升为侯爵,因为鲍辉死的早父亲也没提过,他并不了解。
所以他并没有作答,而是想看老侯爷赵明远想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