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有意义的事?
大丈夫带三尺剑,横行天下,上报国家,下护黎民。这就是有意义。
接下来的一年里,林十三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对倭情报事上。南直隶、浙江、福建三头跑。
有时为了取得一份情报,他会几天几夜不眠不休。
日子虽苦却乐。因为他知道,他做的事将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史书中或许不会提及他的名字,但他心甘情愿。
在这一年里,东南大势已变。
取得台州九捷后,新任浙江都司戚继光从义乌招兵,扩充戚家军。随即率六千戚家军与戴冲霄部从温州出发,入闽作战。
首战横屿岛,大捷!
时值中秋节,戚继光写下了名垂千古的《凯歌》。闽地雅乐名士谱曲,《凯歌》成为了戚家军的军歌。
福建百姓箪食壶浆,慰劳戚师,给戚师送来了大量食物作为军需。其中有一种烤饼,咸甜可口,福建人称之为“继光饼”。
后简称为“光饼”,流传数百年。
中秋过后,戚继光率军南下,再战牛田,大捷!
十日之后,三战林墩,大捷!
时浙江又有小股倭寇作乱。戚继光率军回浙。闽地倭寇叹曰:戚虎终去矣。
没错,倭寇给戚继光起了一个名字“戚虎”。
浙江倭乱平息,戚家军二次入闽,四战于平海卫,大捷!
五战仙游,大捷!
福建五战五捷,共歼灭倭寇约一万两千人。戚家军战死六十三人,重伤一百零二人,仅此而已。
这五次大捷,宣告了东南倭乱的彻底平定。
终于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万世之功!
嘉靖四十一年,秋夜,仙游城外。
林十三骑着一匹马,立在高处,目视着戚家军凯旋而归。
戚家军的将士们高举着火把,火把汇成了一道铁血长城。这条长城将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护佑大明海疆、边疆的平安。
直到“明日校场领饷,不必着甲”的历史名场面上演。
戚家军的将士们高唱起了凯歌:“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二十七岁的林十三坐在马上,此刻已是热泪盈眶。抗倭大业,今日全胜!
数十年来为平定东南倭患的那些忠臣良将,努力没有白费。
无数烈士没有白白牺牲。
自嘉靖三十四年,替名宦高忠寻犬算起,林十三已经历了七年宦海沉浮。
如今的他已不是当初那个白面俊后生。东南沿海的烈日让他的皮肤黝黑。
在官场上他日趋成熟。
不过,旁人都是官越做越大,良心越来越小。
他却反了过来,官儿越做越大,良心也越来越大。
林十三随戚家军返回福州大营后,便等待着朝廷的封赏圣旨。奇怪的是,一连两个月毫无消息。
这日,他刚从营帐中走了出来,只见一个肥胖骑士纵马狂奔过来。
骑士见到林十三,一勒马缰下了马。
骑士是林十三的胖徒弟孙越。
孙越道:“鸽站那边接到了京师的飞鸽传书,师父,京里出大事了。”
林十三问:“出什么大事了?”
孙越答:“严家父子遭御史邹应龙弹劾。皇爷命三法司会审,严世蕃被判流放广东雷州。严嵩削职为民。”
林十三听后沉默不言。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东南平而严党倒,这是明眼人都能预测到的。但林十三没想到这一天来的竟然这么快。
两日之后,太监杨金水抵达仙游城。
杨金水先宣读了圣旨。戚家军全体将士晋一级,无论官兵,皆赏银五十两。
戚继光加三级任用,升授右军都督同知,实授福建总兵。
在圣旨中,嘉靖帝毫不吝惜对戚继光的溢美之词:“卿用兵如神,岂直当今之虎臣,实为振古之名将。”
恩赏圣旨宣读完后,林十三问杨金水:“杨公公,朝廷对胡部堂.”
杨金水叹了一声:“林十三,接旨。”
林十三跪地:“臣接旨。”
杨金水道:“上谕。南京锦衣卫镇抚使林十三,勤于对倭情报事。抗倭功成,林十三功不可没。然”
说道这个“然”字,杨金水叹了口气,随后继续宣旨:“然,林十三结交奸党,与权奸严世蕃、罗龙文结为异姓兄弟。”
“朕赏功罚过,降林十三为京师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
“浙直总督胡宗宪乃奸党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