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以江苏的实际情况而言,他只承认自己是高邮人。
汪曾祺年过六旬,师从沈从文,参与编剧《沙家浜》,此前受到过不公正待遇,后来重新开始创作,写出了轰动一时的《受戒》,魏明在一些作协活动上跟这位先生有过照面,可惜一直没机会合影细谈。
今日得见,魏明主动道:“汪老,我这次要去扬州出差,要不要给您带一些高邮的咸鸭蛋啊。”
“哦!”汪曾祺果然来了精神,拉着魏明坐下,“你是去扬州采风啊,那我可得跟你念叨念叨有什么好吃的。”
魏明立即做洗耳恭听状,文坛中喜好美食的作家不少,但美食成为作家身上标签的不多,陆文夫算一个,汪曾祺也算一个。
去年他还带火了老家高邮的咸鸭蛋。
当然,魏明在这方面更是名气不小,他写的关于美食的散文有数十篇之多,涵盖各大菜系,涉及国内国外,这点就连汪曾祺、陆文夫两位前辈都望尘莫及,谁让他有钱呢。
汪老虽然没魏明这么有钱,但是对美食一道颇有想象力,好琢磨,经常自己研发美食,这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洒脱老头。
“碰到你也是我的运气,平时高邮老家的朋友来京都会给我带点咸鸭蛋,可惜最近一次友人来京已经是春节期间了,咸鸭蛋也早吃光了,等你从扬州回来,就来我家里,你赠我鸭蛋,我请你吃饭。”
“哈哈,那就这么说定了,或许我还能收获一篇小文。”魏明跟他做了约定。
汪曾祺是要离开的,魏明刚来,他问:“你是来改稿的?”
魏明:“是韦君宜老太太找我。”
“哟,我刚见着她,那你快去吧。”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办公室里,魏明坐在老太太对面。
“小魏啊,今天找你是想聊聊给你出散文集的事。”
这事人民文学早就有想法了,魏明的实力毋庸置疑,但他的流量还在实力之上,每一篇不是独立就是集结出书,但散文集还没出过,这里面有着很大市场,尤其是海外市场。
魏明也早有耳闻,对此并不意外:“那我回头挑挑拣拣吧,我很多散文其实水平一般,不值当的出书。”
这不是谦虚,很多时候魏明写散文是当做日记来写的,就怕将来忘了某一种美食的产地、做法和味道,所以写下来,顺手投给杂志社,也算是维系关系。
一般都是质量偏高的文章给四大名旦和《人民文学》《燕京文学》这些大刊,质量一般的就投给《魔都文学》《钟山》《萌芽》《延河》这些地方杂志或者河北当地的刊物。
“你先别急,我们想着给你出一本以美食为主题的散文,集结出书,等今年法兰克福书展的时候重点推出。”韦君怡老太太道。
去年在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图书算是有一次亮眼表现,同时也了解了一下海外市场的需求,他们对中国美食的兴趣很大,恰好魏明擅长这个领域。
“美食啊,也行,我回头挑拣挑拣,等我从扬州回来列个单子出来。”
韦君怡:“然后再琢磨一个书名。”
从出版社离开后,魏明回到南锣鼓巷,今天不是周日,不过龚樰和朱霖都在。
想到三人团聚才半个多月又要跟男朋友分开了,她们怎么说呢,如释重负吧,正好也给自己放个例假。
两人跟妈似的,叮嘱魏明在外面照顾好自己,不要喝生水,晚上睡觉不要踢被子,终究还是不舍呀。
这一夜魏明抱着两个姐姐说了很久的话,也做了很久的爱。
次日一早,魏明和彪子来到燕京火车站跟《西游记》剧组成员集合,他俩一走,猫狗就只能靠小梅了。
其实魏明已经很久没坐过长途火车了,这会儿还有点小期待呢。
一个人坐火车无聊,一群人还是颇有些趣味的,尤其是这么一群多才多艺的人,起码路上不会孤单。
票是统一买的,所有人都在同一车厢里,魏明第一次见到迟重瑞和闫怀礼。
迟重瑞跟龚樰合作过《笔中情》,闫怀礼则是朱霖在人艺的同事,不过肯定不是人艺的王牌。
人艺的台柱子演员肯定不能借给这么一部说不定要拍几年的电视剧,太耽误事了。
迟重瑞答应来演这个角色,就意味着最近一年内他几乎没希望登台演戏了。
虽然未来六老师是家喻户晓的巨星,不过这会儿他们这群人里最出名的还得是赵德彪同志,车厢里好几个眼尖的认出了他是《自古英雄出少年》里的大反派铁彪。
这年头观众真的会把对反派的恨意带到现实中,甚至做出一些过激行为,但是看到彪子的体格后,他们轻而易举就把戏中角色和演员区分开了。
甚至还有好事者对彪子表示了肯定:“少林寺里的大反派如果让你演,李连节肯定要被打死的。”
彪子先是得意,然后又是伤感,现在人们都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