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晚上到了饭点她又跑了,说是要给小雪过生日,晚上也在那里住。
也就现在同性恋还不盛行,要不然朱爸朱妈肯定得嘀咕了,他们日思夜盼的女婿该不会是龚樰吧?又或者是儿媳妇?
今天魏明早早就去友谊商店订了生日蛋糕,尺寸不算太大,不过足够三个人吃的了。
结果发现好像不太够,奶油蛋糕放在盘子里,吃起来也就那么回事儿,吃多了还觉得腻,但是换一个载体,立马就不一样了。
比如当奶油抹到两个姐姐脸上的时候,魏明吃起来就格外起劲。
后来为了避免把衣服弄脏,三个人脱了衣服吃蛋糕,承载蛋糕的可就不止是脸蛋了,这种时候想象力一下子就被打开了。
吃到最后,奶油一滴不剩,蛋糕胚倒是剩了一些,吃的人怪累的。
这时三个人身上都黏黏的,他们互相搀扶着冲了澡,心有余悸地躺在床上,龚樰则还在担心刚刚弄脏的地面,可惜已经有心无力,起不来了。
连续两天的放纵过后,龚樰和朱霖都觉得不能这样了,就算魏明身体扛得住,她们也有些吃不消了,于是雪姐的生日过后三人就分居了。
主要是把魏明分出去单过,让他回到了华侨公寓,龚樰朱霖还是搭伙儿过日子,然后两人分别跟魏明当夫妻,你一三五,我二四六这样。
至于周日嘛,如果都有时间就过一下三人世界,每到周日的时候魏明就会兴奋地嗷嗷叫,跟个小牛犊子似的。
其实这样也好,魏明单独生活在华侨公寓,又恢复了正常的作息,上班,写作,下班,写作效率提高了许多。
终于在一周后,他完成了自己的首部英文中篇。
这部写得不容易,足足写了四个多月,而平时相同容量的中文他思路顺畅的话半个月就能写完。
当然,这四个月算是一个边学边写的过程,通过一部英文的创作,魏明感觉自己的英文创作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如果是现在,《狮子王》那种难度的作品他自己就能翻译了。
当然,距离母语创作的水平肯定还是有些差距的,作品想要刊载还需要编辑进行斧正,所以魏明复印了一份后当即把复印稿寄给了英国的梅琳达。
这玩意儿页数有些多,传真的话就太贵了,大概得上千美元,魏明不是消费不起,只是没那个必要,并没有那么赶时间。
如果是一两页纸的话,为了效率传真一下也无所谓,中篇,几十页纸,还是该省省吧。
接下来魏明开始进行这部的中文翻译,到时候还要给《明报》寄一份。
这份工作就比较简单了,魏明预计十来天就能完成。
这期间霖姐待得无聊了,想要上班,而且她已经正式从原单位离职了,于是魏明陪她走了一趟燕京人艺。
他直接把人带到了院长曹老的办公室,对于朱霖这种全国当红的电影明星,人艺接受起来心情还是有些复杂的。
担心电影演员的演技能否跟得上人艺的强度,会不会拖后腿,同时又期待她能为人艺的上座率做出怎样的贡献。
接下来朱霖被带去办入职手续了,魏明留下跟曹老和于是之两位聊聊天。
魏明问了一下《茶馆》电影版上映的时间,对于这个版本他还是很期待的,基本都是话剧原版的阵容,全国观众能看到人艺话剧的人不多,但电影辐射范围就广了。
“本来想着过年那段时间拿出来放,幸好没有,要不然哪有人看我们啊。”于是之笑道。
魏明:“《少林寺》确实太受欢迎了,这都快俩月了吧,电影院里还是《少林寺》。”
于是之:“所以跟北影厂商量后准备下个月再上。”
下个月,魏明心想,下个月《杜十娘》也要上了,也不是好惹的。
于是之又道:“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培养年轻一辈的演员,你那个《双驴记》就基本都是青年演员在排演,估计再过一段时间就能拉出来卖票了,我们都很看好票房,还是相当生动有趣的。”
这个魏明知道,男主角是杨力新,另外还有梁灌华演发小,宋单单演村花,以及金雅琴老师饰演的女生产队长。
虽然人艺这种单位都是铁饭碗,不用担心票房收入影响自己吃饭,但燕京城还有其他话剧团体,如果作品没人看,票房不如其他话剧团,那砸的是燕京人艺的金字招牌。
为了增加人艺的票房,为了让人艺的金字招牌越来越闪亮,人艺在推出新剧上是非常积极的,除了主推年轻演员,迎合魏明书迷群体的《双驴记》外,前段时间曹老去美国讲学,还特意跟英若成拜访了阿瑟·米勒。
阿瑟·米勒是美国话剧界巨匠,还有一个前妻叫玛丽莲·梦露,后来还有个女婿叫丹尼尔·戴-刘易斯。
这次曹老代表人艺和米勒达成合作,确定将米勒的经典话剧《推销员之死》引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