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着金光的池水,随着一把饵料撒下,藏于水下的锦鲤蜂拥,转瞬间饵料一扫而空,不少锦鲤游动,浮出水面时张着嘴。
拿着饵料盒的楚凌,俯瞰着眼前一幕,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又一把饵料撒下。
鱼群涌动。
“陛下,不能再喂了。”
在旁服侍的李忠,看着池中锦鲤,低首道:“再喂的话,恐要撑死不少。”
“朕想叫没吃到,没吃饱的吃些。”
楚凌不为所动,抓起一把饵料撒下,看着疯抢饵料的锦鲤,“可那些吃饱的,却总是抢在前头,明知撑的不行,可嘴却是真实的。”
李忠的手微颤起来。
这哪里是说锦鲤啊,这分明是意有所指啊!
在御前服侍这几年,李忠对天子,除了敬畏再没有别的,刚御极登基时,天子面临的是何等境遇,可这才几年啊,一切就都发生巨变了。
在大虞这一亩三分地上,自诩聪明的不少,总觉得能占据优势,不被人所知,可结果是他们的坟头草都一人多高了。
“陛下,罗,申,陈,齐,舒,庆诸王求见。”李忠思绪万千时,当值羽林官明志,挎刀行至御前,毕恭毕敬的作揖拜道。
咯噔。
一听这话,李忠心下立时一紧。
好端端的,诸王怎么此时来了。
也是在这一刹,李忠想到了边榷员额竞拍!
“到底是没忍住啊。”
楚凌将饵料盒递上,李忠忙上前捧起。
楚凌似笑非笑的看着明志,“叫他们来吧。”
“臣遵旨!”
明志作揖再拜。
对于诸王求见一事,楚凌是一点都不奇怪,这几位都是他的王叔,奉旨就藩各地的,有的子嗣都有二十几位了。
在皇权专制的统治下,他们是仅次于天子的存在,或许皇权对他们有层层限制,但在各自的就藩地,他们却是土皇帝般的存在。
也是这样,才有了百孙院。
这些宗藩的子嗣,但凡没有成年及冠的,就会被安置到这里,由内帑拨付金银,由内廷找寻名师教导。
这也是为了制约宗藩势力。
可在楚凌看来,这并非长久之计。
楚凌知道,太祖高皇帝行宗藩就藩制,是为了制约与遏制地方大族,毕竟大虞是刚从乱世下出来,中枢是集权不假,但有些事却力不从心,这就是疆域大的弊端,可话说回来,没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又如何能成为一个强国大国?
就这样,地方大族得到制约与遏制了。
可随之而来的,却是一个新的问题。
那就是宗藩子嗣增多,曾经的小树,逐步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树。
地方大族,你有各种手段处置。
可宗藩呢?
除非是谋逆这等死罪,像别的,根本就无法除爵。
这也是为什么,宣宗纯皇帝在没有登基前,就动过要废藩的想法,且在御极登基后这种念头更强烈了。
对于楚凌而言,他肯定是要解决宗藩问题的。
对外的仗打了,大虞回到正轨了。
摆在楚凌面前的,主要还是国内的种种,至于对外征伐,是需要有足够本钱,才能发起的。
如何解决宗藩问题,楚凌不仅想好了,已经步入到实践了,不叫及冠封王的楚徽就藩,这场斗争就已打响了。
“臣等拜见陛下!”
大兴殿内,罗王云,申王英,陈王霸,齐王河,舒王涵,庆王生穿戴着旧式亲王服,无不抬手朝御前作揖行礼。
“免礼吧。”
楚凌撩撩袍袖,神情平静的看着眼前诸王。
虽说他们身上都流淌着楚氏血脉。
可在楚凌这边,眼前这六王,对他而言就是陌生人。
在宗藩之中,楚凌就在意两位,一个是睿王徽,一个是未在世人面前露面,被楚凌安排去历练的楚茂。
在发现楚茂天生神力后,楚凌就花了很多心思,这要是能调教出来,不止能为大虞开疆扩土,今后还是海外开藩的先驱。
两位同父异母的弟弟,就是两杆旗帜。
一杆是在中枢任王大臣的旗帜。
一杆是在海外开藩建邦的旗帜。
这也就给大虞宗藩宗室指明了方向,在集中于虞都的大背景下,谁有本事,要么就在中枢任职,要么就去海外,在没有成年及冠前,要统一接受严苛的精英教育,受不了也要受着!!
大虞治下不需要废物。
“诸位王叔来见朕,可是有什么事?”楚凌沉默了刹那,看着眼神有交流的几位,语气平淡道。
“陛下,臣等此来,就是想问问,何时能离都返回藩地。”一行眼神交流下,陈王霸上前作揖,开口道。
“臣等从藩地赶回虞都,是奉诏进行祭祖的,而这祭祖已结束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