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民国:关东参王 > 第七十三章 劝学

第七十三章 劝学(2/3)

随时劝诫学生,纠正不良行为,刻苦自励,勤俭节约,争做有用之才。

    连着几天,曲绍扬都在各个学堂巡视演讲。

    之后,随行之人将曲绍扬演讲的内容抄录下来,就以这种大白话的方式,刊登在《吉林教育官报》、《吉林报》、《吉林白话报》等相关报纸上面。

    一时间引起不少人讨论,社会反响强烈。

    徐世昌在奉天也看到了相关的内容,觉得不错。

    于是命人在奉天的报纸上刊登,并发布告示,每个学校的师生都人手一份。

    尤其是那些学生,让他们仔仔细细研读,写一写感想等。

    就此,学生间奢靡、攀比等风气,逐渐淡去。

    进了三月,徐世昌下令,将吉林原有捕盗队十军四十营裁减八营。

    其余每营减两哨,改编为中、前、后、左、右五路巡防队,共三十三营,分驻各城巡防,原设之营务处改为巡防营务处。

    吉林各地巡防营,大多都是当初随曲绍扬起义的民团和义军。

    因定边军有人数限制,故而安排到各地的捕盗队。如今裁减下不少人来,总得有地方安置。

    于是,曲绍扬便商议成立官运总局、长春总仓、吉林省仓、缉私局、采运局等,实行民盐专营。

    之后一年时间内,共运销课盐六千八百余万斤,盈余银五十多万两。

    开春之后,曲绍扬提议,在省城江南改扩建农业试验场。

    新的试验场在江南、江北占地六十多垧,派胡宗瀛为监督,隶属于吉省劝业道。

    试验场附设传习所和农场,以“启导知识、改良方法、增殖物产”为宗旨,进行土壤、肥料、农具、选种和病虫害防治等相关试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

    该场除与国内四川、湖北、广东、江西、奉天、黑龙江等省农业试验机构进行技术交流外,还从倭国、美国、沙俄等国引进先进农具和农作物品种

    同时进行机械化农具研究试验,是吉省最早的试验并推广农业先进技术的机构。

    四月初,赵颖兰、何泽雯、曲振业等人出国留学的相关手续都办的差不多了。

    赵颖兰跟何泽雯前往德国,赵颖兰打算学习建筑设计类的专业,何泽雯想去学生物。

    曲振业兄弟几个则是去美国几所知名大学就读,振业要过去读商业管理和金融方面,振文过去读法学,振全想要学交通方面,振庆想要学医。

    曲绍扬并不干涉他们学什么,只要孩子们认认真真学习,能够学有所成,就足够了。

    月末,吉省今年推选出来的二十几名优秀学生,背上行囊离开家,一同从吉林城坐火车出发。

    如今安东有直通欧洲和美国的轮船,就不用再像以前似的,还必须到天津坐船。

    吉林火车站,各家送行的亲人,哭作一团。

    赵颖兰的父母、林若兰、张氏、曲绍扬夫妻,各自扯着自家的孩子,殷殷叮嘱。

    “到了那边,记得往回打份儿电报,让娘知道你们平安。

    家里面你放心,松诚有我照顾呢,肯定给他养的白白胖胖。”

    林若兰扯着儿媳妇的手,重复着说过多次的话语。

    “娘,我这一走,家里就拜托你了。松诚还小,正是淘气的时候,让娘受累了。”

    赵颖兰嫁到刘家这两年,跟林若兰相处的很好,婆媳俩从来都没红过脸。

    如今赵颖兰要出国求学,把孩子撇给婆婆,自然是万分不舍。

    “这话说的,那是我的亲孙子,奶奶照顾亲孙子那不是应该应分的么?

    只要你跟新源在外面好好儿的,娘就心满意足了。”

    林若兰也舍不得儿媳妇,但是为了儿子儿媳将来着想,必须得让儿媳妇走出去。

    “闺女,你放心就是,孩子有我们呢。

    出国留学的机会太难得了,你可一定要好好珍惜,出去了多学点儿本事,别辜负了你婆婆这份儿苦心。”

    赵颖兰的母亲握着闺女的手,再三叮嘱。

    另一边,陈秀芸和张氏,扯着何泽雯不放,也是各种舍不得。

    十六岁的何泽雯,在这一批出国的孩子里面,算是最小的一个。

    原本陈秀芸想着,让她过两年跟佳玲一起去留学,何泽雯不肯。

    她早就把中学的功课完成了,就想出国去学习更多更深奥的知识。

    “泽雯啊,出门在外不比在家里,女孩子更得多注意。

    紫苏、紫菀俩丫头,是你孟姨亲手调教出来的,从小练武,各种兵器都会用,等闲三五个人近不了身。

    你不管去哪儿,千万记得领着她俩。

    另外,我还给她俩带了些金子,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可千万别拿出来。”

    作为婆婆,陈秀芸想的十分周到,直接给未来儿媳妇带了俩女保镖。

    紫苏紫菀都是五六岁被选进了曲府,跟在孟兰心身边学拳脚、练打枪等,为了家里几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