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民国:关东参王 > 第七十一章 小十三出生

第七十一章 小十三出生(1/3)

    因近日来倭人和高丽不断挑衅,滋生事端,身为延边镇守使的韩登举不能离开太久。

    所以韩绣堂和曲佳玲定了亲之后,韩登举就立刻带人离开吉林城,返回延吉厅。

    陈彦川和陈静雅还在吉林城念书,陈允哲等人少不得在这边多盘桓几日,陪一陪孩子。

    张天志一家三口好不容易回吉林城一趟,也要多陪陪林若兰。

    行省公署事务繁忙,曲绍扬也没多少时间陪着舅兄。

    只是晚间回来,几个人凑在一处,喝点儿酒,聊一聊如今的局势等等。

    曲绍扬一再跟陈家兄弟还有天志申明,让他们千万别搅合到孙、黄等革命派之中去,眼下朝廷严查乱党,千万别引火烧身。

    当然,也无须与他们为敌,顺其自然就好,眼下众人的主要任务,还是尽量发展民生。

    尤其是安东,眼下已经是继大连之后,另一处水陆繁华的港口城市。

    大连目前在倭人的控制之下,徐世昌出任东三省总督后,致力于打造四通八达的国际性港口,与大连相抗衡。

    徐世昌的目标,一个是安东,另一个是葫芦岛。

    相比之下,安东连接了安奉、吉安两条铁路,交通很发达,港口也比较有优势,这个机会,一定要把握住。

    这几个人各有各的差事,在吉林城小住几日之后,也都各自踏上了归程。

    如今交通便利,从吉林坐火车可以直达安东,天志夫妻到安东后,再坐火车去奉天即可。

    兄嫂走后,陈秀芸少不得心情低落。

    好在家里孩子多,都围在娘亲身边转悠,几天之后,陈秀芸也就恢复了心情。

    六月中旬,吉林城创办蒙文学堂,学生主要学习蒙文,学制两年,专门培养边事交涉人才。

    同时,吉林士绅、吉林地方自治会会长松毓等发起集资,建立吉新机器造砖有限公司。

    该公司只收华股,不收洋股,以省城丰元亨钱号代收股款,每股四百吊,发行五百股,共筹集吉市钱二十万吊。

    从逸信洋行订购制砖机一套,是吉省近现代利用机器制砖之始。

    受其启发,吉省许多乡绅富商,也纷纷投资建厂,什么肥皂厂、火柴厂、纺织厂、造纸厂等等,吉省工业发展向好。

    而就在同一时间,倭国和沙俄,在彼得堡签订《日俄密约》。

    在条约附款中,将东北划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满为倭国势力范围,北满为沙俄所属势力范围。

    沙俄承认倭国在高丽的现有地位,倭国承认沙俄在外蒙的利益。

    条约签订后,倭国开始蠢蠢欲动。

    七月十一,倭军中佐斋藤季冶郎奉倭国政府之命,率兵从会宁向延吉出发。

    同时,倭国驻京代理公使阿布守太郎照会清廷外务部,言称间岛之归属始终未能有结果,而此地有韩民十万余,倭国将派兵前往守护。

    七月二十三,斋藤一行不顾吉省和延吉厅反对,在龙井设立统监府派出所,斋藤任所长,并发布保护韩民告示。

    妄图通过制造所谓的间岛,把延吉、汪清、和龙、珲春等地划为第二高丽,进而侵吞。

    同日,吉林巡抚曲绍扬、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共同致电清廷外务部。

    查倭人所谓的间岛,乃延吉厅所属和龙峪、光霁峪等地,在图们江北境,乃大清所有。

    去年张天志一行勘界之时,已经划定了归属,当时高丽方面和倭国都没有意见。

    此次倭国旧事重提,强立名目,又将夹皮沟混入该区域内,其心昭然若揭,种种阴谋,欺人太甚。

    七月十八,朝廷回复,于局子街设立吉省边务处,督办吉省东部边务。

    由珲春副都统陈昭常为边务督办,吴禄贞、韩登举为帮办。

    斋藤是吴禄贞在倭国士官学校留学时的教官,吴禄贞与其相识,到延吉之后尽力与斋藤周旋。

    双方数次谈判,斋藤都拿吴禄贞没办法,于是便派人偷偷潜入,划地插竿为界。

    吴禄贞立刻与韩登举联系,率部前往,将倭人所插界竿全部拔掉。

    斋藤想在延吉境内修筑铁路,派大批武装人员侵入图们江北,深入九十余里,并在沿途打木桩。

    吴禄贞和韩登举得知后,立刻安排人将木桩尽数拔除,并另立标志,详细注明地名里数,以示主权。

    一时间,双方剑拔弩张,倭国接连派兵增援,韩登举与吴禄贞陈兵图们江岸,严阵以待,针锋相对。

    双方僵持不下,斋藤始终不敢越雷池半步,最终,无可奈何的撤兵东渡。

    斋藤对此深感头疼,并感叹,清廷尚有人,如吴禄贞、韩登举等,不可欺也。

    吴禄贞、韩登举与斋藤等人周旋之际,徐世昌、曲绍扬等人电请外务部质问倭国代理公使,责令其将延边一带倭军撤离。外务部向倭国公使发出要求撤军的照会。

    七月末,清廷决定各省限期编练陆军,命奉天、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