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民国:关东参王 > 第七十章 东三省改制、新政

第七十章 东三省改制、新政(1/3)

    三月,清廷决定改革东北地区管理体制和地方官制。

    撤销盛京五部侍郎,废除将军,设立奉天、吉林、黑龙江三个行省。

    盛京将军改称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为总理三省军、政、旗务最高长官,建总督衙署于奉天。

    徐世昌为首任东三省总督,赵尔巽调任四川总督。各省设巡抚一员,为一省之长。

    唐绍仪首任奉天巡抚,段芝贵为黑龙江巡抚。

    曲绍扬本来是吉林将军,按例应该调往别处任提督或总督。

    因之前徐世昌考察东北,吉林地方治理得当,加之东北地区此时政治环境复杂,曲绍扬在应对沙俄和倭国方面手段强硬,颇有经验。

    故而由徐世昌保奏,曲绍扬留任吉林巡抚。

    又因段芝贵被参,清廷收回段芝贵署理黑龙江巡抚的旨意,以程德全暂署黑龙江巡抚。

    至此,东北地区自清初以来沿袭两百多年的设将军而不设行省,旗民两重管理等特别之制被废除。

    各级旗署衙门被裁撤,所有旗民统归行省管辖。

    吉林将军裁撤,原本的将军衙署改为的行省公署,内设承宣厅、咨议厅。

    承宣厅掌管机密、铨选。咨议厅统领七司(交涉、旗务、民政、提学、度支、劝业、蒙务)。

    行省之下,设道、府(直隶厅、州)、县(散厅、属州),形成四级管理制度。

    将军衙署改行省公署,各项事务都得重新安排。

    加之东三省总督急于改变东北现状,各项惠民政策接连颁布,曲绍扬等人着实忙了一阵子。

    三月下旬,候选同知悦明阿在曲绍扬的支持下,募集资金二十万两,购买德国西门子二百五十千瓦旧发电机一台。

    在吉林城创办第一家电灯厂,宝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

    同时,曲绍扬又奏准创办外语学堂,以前任翰林院编修贵铎为督办,招收中学生入学。

    教授英、法、日、俄、德五种语言,培养翻译人才。

    这是吉省第一个多语种外语学堂。

    三月二十五,韩登举前脚率部前往延吉厅,后脚倭人水保一行擅自进入夹皮沟金矿,威逼韩家人与其合作采金。

    所幸韩登举只带走了一部分团练武装,其余大部依旧驻守夹皮沟,韩家人严词拒绝,并集结武装,守卫夹皮沟金矿。

    紧接着,倭人柴四郎、头山满等组织起间岛远征队,声言要占领夹皮沟。

    曲绍扬接到消息,一边上奏朝廷,一边调兵遣将,派一万定边军驻守夹皮沟。

    倭人见状,不敢轻易进犯,只得退出夹皮沟范围。

    为确保东三省新政顺利实行,维护地方安全,清廷命陆军第三镇全队开赴东三省,再从二、四、五、六镇当中抽拨步、炮、马各队,均归总督徐世昌调遣。

    张天志恰巧就在被调的人员当中,调到奉天在徐世昌跟前儿当差,任军务参谋。

    原本说是春暖花开后,就把婉瑜和孩子接到天津,这下不用了,直接派人送到奉天即可。

    曲家和陈家在奉天都有产业,挑一处宅院收拾了,婉瑜母女先安置下来。

    这样,天志一家三口在奉天团聚。

    曲绍扬成天忙着行省公署的各项事务,府中事务一律顾不上。

    幸亏陈秀芸和孟兰心管理得当,府中倒是没有因为东三省改制的事情受到任何影响。

    反正外头不管换成什么名号,府里的日子照常过。

    杨春红在三月初生下一个女孩,这是曲家第十一个孩子,陈秀芸给取名佳欣。

    三月末,林玉环产下一子,取名振凯。

    杨春红和林玉环坐月子,陈秀芸也怀孕五六个月了。

    府中各项事务,多数交给孟兰心打理,佳玲和泽雯、静雅三人从旁协助,倒也没出什么岔子。

    四月初六,韩登举的妻子刘凤芝,找了吉林商务总会副理事赵秉璋的妻子做媒人,来曲府给韩家长子韩绣堂提亲。

    曲、韩两家的亲事早就说定了,提亲就是走个过场,自然非常顺利,陈秀芸点头应下了亲事。

    紧接着,韩家备下了礼物,正式进行纳彩、问名、纳吉等相关的议亲程序。

    韩家那边拿到了佳玲的庚帖,专门找人合了八字,结果是上上大吉。

    于是赶紧备下礼物,到曲家报喜,双方翻找黄历半天,最终定下六月里进行纳征礼,也就是老百姓说的定亲。

    曲绍扬正忙着从沙俄手里收回吉、黑两省电报线的相关事宜,闺女议亲的这些事情,就全权交给陈秀芸处理了。

    “嗯,六月也行,那时候你还没生,正好先给闺女定了亲事,也省得你坐月子时还要操心这些。”

    听媳妇说,要在六月给闺女定亲,曲绍扬点了点头。

    “对了,还有件事情要跟你商议。

    我打算把咱家的药厂扩建了,另外,还想在奉天、安东再开两处分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