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422章 能当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荣幸啊

第422章 能当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荣幸啊(1/3)

    “禀告大王,遣倭使者回朝来报。”

    百济国,国都泗泌城。

    国王扶余义慈正皱着眉头,坐在一堆文书后面发呆。

    听闻使者回朝的消息,他连眉毛都没有动一动,只是随便挥了挥手打发:

    “一会儿再说,寡人有事要忙。”

    上报此事的内法佐平却并没有听令退下,而是坚持道:

    “大王,这次使者带来了关于倭国变动的重大消息。

    “倭国权臣苏我氏覆灭,皇子轻即位统领全国,号‘孝德天皇’,迁都大阪城。

    “那孝德天皇博古通今,贤明睿智,是不可小觑的猛虎……”

    “寡人说了一会儿再见,你叽叽喳喳叽叽喳喳的听不懂话吗?!”义慈王烦不胜烦,一拍桌子大发雷霆,把桌面上的文书都哗啦啦震倒了。

    “倭人,蕞尔岛国而已,那点茶壶里的风暴谁人关心?

    “寡人现在要把精力放在‘事大’上!”

    大王的大意翻译过来是,别打扰老子跪舔大明!

    内法佐平的嘴唇动了动,欲言又止,最后还是一躬身,不甘心地退下了。

    哼,庸才,分不清大小远近的蠢货——扶余义慈朝那老东西的背影翻了个白眼。

    “佐平”即百济对大臣的称谓。

    百济国的内政由六佐平负责,此官制源于《周礼》的六官,其中内法佐平负责礼仪外交事宜。

    佐平制度在百济已经实行了小几百年了,最初是作为加强中央王权的“职官”体系被设计出来。

    但是后来嘛,懂的都懂,这六个要害位置都被国内世家大族——也就是各氏族部落首领,给世袭罔替了。

    毕竟连大唐都不能免俗,百济的官僚职业化之路注定更加难走。

    现在义慈王也发现了。

    这些大族的出身固然煊赫,但是脑子却不一定好使啊……

    “大明新皇登基践祚,那可是鲸吞天下,先后灭亡高句丽、突厥和大唐,旱地行舟连他老父亲都敢打的阎罗王啊!

    “万一得罪了那位小阎罗,轻则泗泌被屠,重则整个百济鸡犬不留、寸草不生!

    “在这个要命的节骨眼上,不向大明俯首帖耳,却反而向那远在海对面的小小岛国称臣纳贡?”

    扶余义慈疯狂吐槽自己的手下。

    他怀疑内法佐平的脑子,大约是被倭国的花姑娘给吃了。

    半岛南端的百济,历来的外交政策比较别扭,是在三个鸡蛋上跳舞——

    大唐、高句丽,还有海对面的倭国,三个都不能得罪,三个都得纳贡。

    否则这哥仨都有可能一把火把它给扬了。

    不过现在,时势异也!

    李明横空出世,把大唐、高句丽两个强邻给灭了,直接与百济接壤。

    这时候如果再墨守成规,继续玩什么墙头草政策,那就多少沾点了。

    天无二日,百济人民只有李明陛下一个太阳啊!

    假设百济没把大明舔爽了,被至贤至圣皇帝陛下以“左脚先迈入王宫”为由,率领天兵过来问罪。

    到时候倭国能顶个卵子用?啊,能顶个卵子用!

    “可是怎么舔大明,也是一门学问啊……”

    扶余义慈很快把倭国抛诸脑后,对着桌面上的文书犯了难。

    文书都是百济国国内的文件,内容一应俱全,只是颁布时间都空着。

    因为百济人不知道,自己应该用哪个年号。

    百济以华夏为最尊,所以一直沿用华夏的年号。

    比如在贞观朝,就以贞观纪年。到了永庆朝,则改为永庆。

    可是现在,在明代唐以后,却不知道该改用哪个年号了。

    因为大明自己还没定下年号。

    那位可怕的少皇帝陛下,好像对诸如年号啊、皇宫啊、陵寝啊这些仪式性的东西,并不感冒。

    所以对于本年怎么称呼,大明居然还没有一个统数。

    官方文件是以黄帝纪年的,但是民间仍然以贞观计数,因为好记。

    毕竟黄帝纪年动辄大几千的年份,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而在黄河以南的大唐故土,估计有些地方还不知道带唐已经亡了,多半还在用永庆年号呢。

    一个大国的纪年方式五花八门,这就让百济这个小弟有些无所适从了。

    理论上,是应该和唐州中枢保持一致的。

    “可是年号代表皇位,代表天命所在,代表国之正统。

    “我们如果贸然用黄帝纪年,被那位喜怒不定……不是,圣意难测的陛下记恨了怎么办?

    “万一我们前脚用黄帝纪年,后脚大明那边就定下了新皇新年号,那不就成出头椽子了吗?”

    扶余义慈坐在书桌前,都快把头皮挠烂了。

    烦恼了许久,他忽然想明白了——

    与其自己烦恼,不如把大伙儿叫过来一起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