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 第470章 开物

第470章 开物(4/5)


    在床上醒来,依照习惯洗漱锻炼完后。

    他难得悠闲地在家中看书。

    毕竟是特殊时期,研究所要暂时少去,甚至是不去。

    花了1个小时,将钱五师赠送的工程控制论读了一遍。

    李暮感觉收获满满。

    这本书在航空航天、工业自动化、电力系统、汽车工程等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最离谱的是,连机器人学都有涉及。

    从机器人的路径规划、运动学和动力学控制。

    到环境感知、定位与路径设置等,有比较清晰的思路和阐述。

    这些东西,即便是在后世,都不算过时。

    “不过机械狗还好,机器人就算了,搞了也没用,外骨骼装甲倒是可以试试。”李暮暗暗想道。

    就应用上来讲。

    机械狗肯定更好,在后世夏国的部队中已经得到应用。

    外骨骼装甲,也能偶尔看到一点消息。

    可机器人……

    这个是真没什么用,至少暂时如此。

    “还是先把卫星搞出来吧,争取10年内把北斗搞出来,在太空建立起足够的优势。”李暮开始计划。

    太空中的好东西可不少。

    远的不说。

    就说月球上,氦-3、钛铁矿、稀土元素等等,样样都是宝贝。

    “首先要把火箭技术解决,推进系统要上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还要把多级火箭的分离和控制技术拿出来。”李暮开始动笔。

    夏国距离东红1号卫星上天,还有着很多方面的技术挑战。

    除了火箭技术外。

    还有卫星技术、控制系统、地面支持系统、材料科学、系统工程等方面。

    当然,发射一个东红1号,并不是他的目标。

    毕竟其诞生的意义,主要还是在政治和技术方面,标志着夏国进入太空时代而已。

    上面既没有搭载科学仪器,也更多的功能支持。

    对于他们的科学发展而言,最大的作用,就是验证了很多技术,加强了他们的信心。

    “参考一下北斗试验1号吧。”李暮很快找到参考目标。

    托阿斯克还在京都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福,他找到这些资料并不困难。

    从卫星结构的有效载荷和平台系统。

    到上面采用的多项关键技术,导航信号生成与发射、短报文通信、轨道控制与保持等。

    基本都有详细的记载。

    不过毕竟是2000年的东西,现在想要搞出来,也还是有许多问题。

    但完整版的搞不了。

    搞个删减版的,李暮还是有点把握的。

    ……

    本来打定主意要好好休息。

    一不留神。

    又研究了一个上午。

    李暮伸了个懒腰,收拾了一下桌子上的稿纸,随手塞进抽屉。

    这幅场景。

    看得刚刚进来敲门提醒他吃午饭的关建民一阵好笑。

    谁能猜得到。

    这些被李暮随随便便丢进抽屉的稿纸。

    上面记载的,就有可能是震惊整个世界的科技呢。

    就在他微微出神的时候。

    李暮已经拿起公文包,道:

    “今天我准备去一趟京影厂,你去开车吧,午饭我们就在那儿吃。”

    “不去京工院吗,今天阿列克谢应该会很着急找你吧。”关建民疑惑道。

    昨天天基工程的消息一出来。

    老大哥那边肯定急着想办法将事情搞清楚。

    但夏国不可能主动和他们解释。

    所以只能找曾经和阿列克谢谈过些许内容的李暮。

    闻言,李暮笑道:

    “就是要让他急才行,而且我也不能上赶着去,否则容易让人起疑。”

    “行。”关建民点点头,没有再问,转身飞快去准备相关事宜。

    ……

    京影厂,大门外。

    厂长田坊,带着厂里的领导班子,静静地等候着。

    过了大概半刻钟的功夫。

    远处渐渐出现五六个骑着自行车的人影。

    眨巴眼的功夫。

    这些人就到了近前。

    田坊连忙迎了上去,笑着道:

    “各位是半导体集团的同志吧,欢迎你们来到京影厂!”

    他一边说话,一边打量着这些年轻的面孔。

    半导体集团,在夏国还是非常出名的。

    其以几乎一己之力,带动了夏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国计民生的情况。

    而且规模至今仍在不断扩大,地位极高。

    打头的年轻人听到田坊的话,礼貌地说道:

    “田坊厂长你好,我是半导体集团产品部的组长,吴希。”

    “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