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萧景琰赞赏地看着她,\"一旦战事起,我必会领兵出征。在此之前,我希望你能有一个安全的身份和地位。\"
温酒心头涌起一阵暖流,原来萧景琰做这一切,都是在为她考虑。
\"我可以继续做你的暗卫,随你出征。\"她脱口而出。
萧景琰却摇头:\"不。你为我挡的那一剑,已经还清了所有恩情。从今以后,我要你为自己而活。\"
温酒想说些什么,却被外面的通报声打断。
\"王爷,宫里来人了,皇上急召!\"
萧景琰眉头一皱:\"知道了。\"他转向温酒,\"我得进宫一趟。记住,无论发生什么,栖梧苑都是你的家。\"
家...这个字眼让温酒心头一颤。十年了,她终于又有了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
萧景琰匆匆离去后,温酒回到案前,看着纸上并排写着的两个名字——\"萧景琰\"和\"温酒\",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愫。她小心地将那张纸折好,藏入袖中。
### 第三章 心意初明
一个月过去,温酒的礼仪和学识进步神速。林夫人从最初的轻视变成了由衷的赞叹,甚至私下对萧景琰说,温酒是她教过最有天赋的学生。
这一日,温酒正在栖梧苑的凉亭里抚琴。这是她新学的技艺,虽然指法还显生涩,但已能完整地弹奏几首简单的曲子。
琴声袅袅中,她听到一阵熟悉的脚步声。抬头望去,萧景琰一身月白色常服,正含笑站在亭外。
\"王爷。\"温酒停下演奏,起身行礼。
萧景琰走进亭中:\"弹得不错。《阳关三叠》?\"
温酒点头:\"刚学会的,还弹不好。\"
\"已经很好了。\"萧景琰在石凳上坐下,\"我记得你学琴才半个月?\"
\"二十一天。\"温酒下意识地回答,精确得让萧景琰挑眉。
\"你总是记得这么清楚。\"他轻笑,\"说起来,你入府十年零五个月又十七天了,对吗?\"
温酒一怔,没想到萧景琰也记得如此精确。
\"我...习惯了记日子。\"她低声解释。
萧景琰的目光变得柔和:\"我知道。暗卫要记清楚每一次任务的时间、地点、细节。\"他顿了顿,\"但现在你不需要再记这些了。\"
温酒沉默片刻,鼓起勇气问道:\"王爷为何对我这么好?\"
这个问题她问过多次,却从未得到直白的回答。
萧景琰看着湖面,阳光在水面上洒下碎金般的光点:\"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
温酒点头:\"永和十二年冬,大雪。王爷把我从温府救出来。\"
\"那天,你躲在供桌下,眼睛瞪得大大的,明明害怕得要死,却死死咬着嘴唇不哭出声。\"萧景琰回忆道,眼中带着温柔的笑意,\"那一刻,我就决定要保护你。\"
温酒心头微震。她从未想过,那个高高在上的宁王殿下,竟会记得这样的细节。
\"后来你成了我的暗卫,每次任务都完成得完美无缺。好几次危机,都是你暗中化解。\"萧景琰继续道,\"你知道吗?这十年来,我一直在观察你。\"
\"观察...我?\"温酒不解。
\"观察你如何从一个小女孩成长为最出色的暗卫,观察你如何隐忍、坚强、忠诚...\"萧景琰转头直视她的眼睛,\"观察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无法将你仅仅视为一个下属的。\"
温酒的心跳漏了一拍,手中的帕子不自觉地绞紧。
萧景琰轻轻握住她的手:\"温酒,我...\"
\"王爷!\"一个侍卫急匆匆地跑来,\"皇上有旨,命您即刻入宫议事!\"
萧景琰的手紧了紧,终究还是放开了:\"等我回来。\"他起身离去,留下一个未尽之言和心绪纷乱的温酒。
当晚,萧景琰没有回府。第二天,消息传来——北狄大军压境,皇帝决定派宁王率军出征,三日后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