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唐天将军 > 第三百六十八章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第三百六十八章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1/5)

    宋国公府。

    四戟立于门前,代表着门楣尊贵。

    在大唐,只有三品官吏,有资格在门前立戟。

    当前李适之为从一品太子太师,李霅为从三品宗正卿,李季卿为从三品秘书监。

    李瑄也算入李适之的门楣之中。

    大唐风雨飘摇之际,李瑄病倒在边塞,对宋国公府无异于晴天霹雳。

    李适之想不通,一向身体健康的七郎,为何突然病倒呢?

    连李玉莹都不再去济生堂,于家中陪伴李适之,想到对她最好的兄长,默默流泪,她前往她一向不喜的大慈恩寺,祈祷兄长安然无恙。

    征战的时候大病,是这个时代的大忌,人们都陌生的环境,都有一种莫名的恐惧。

    就像远征南诏的时候,长安有传言,去那个地方,十有**会死于瘴疠。

    异国他乡的里海,已经被幻想成险恶绝地,飞沙走石,成为李适之的噩梦,无法入睡。

    一家人都十分担心。

    “阿郎,罗兴从西域回来了。”

    李适之在连廊上踱步的时候,管家赵宗向他禀告道。

    “罗兴怎么会回来呢?”

    忧心忡忡的李适之顿住脚步,他以为罗兴这个时候回来,不知道七郎的病情。

    他看过里海至长安的地图,山路险绝,即使快马加鞭,也得两个多月时间才能回来。

    “回阿郎,随罗兴回来的还有一个瘦弱的白衣道士。”

    赵宗向李适之补充一句。

    “道士?”

    李适之念道一下,恍悟过来,立刻吩咐奴仆:“快请他们入前厅。”

    他陡然想起七郎离开前告诉他,有可能会让罗兴回来找他,也提到李泌。

    如今罗兴和李泌到来,有七郎的吩咐。

    “阿郎,这是隐世的高人李泌,为北周太师李弼的六世孙。”

    罗兴向李适之一礼后,介绍身边的李泌。

    此时的罗兴已是而立之年,娶妻生子。

    十来年的戎马生涯,又帮助李瑄经营贸易,整个人看起来十分成熟,再也不是一个奴仆。

    曾经的罗兴,虽然不像是五杨奴仆一样无恶不作,但也是充满恶习。

    时过境迁,罗兴未想过会走到这一步。

    或许是深渊,或许是天堂。但他秉承李瑄的意志,绝不动摇。

    历史是由强者创造的,罗兴认定他的主人是笑到最后的人。

    “我与先生在十年前见过面,今先生仙气飘飘,更胜往昔,想来已经和白云子一样得道。”

    李适之还没忘记李泌,此时的李泌已蓄起长长的胡须,和山间的道士并无二致。

    “道行尚浅,不敢与白云子相比,宋国公有礼了!”

    李泌向李适之微微一礼。

    白云子就是司马承祯,为盛唐第一道士,李白与杜甫相约寻找的“仙人”就是白云子。

    “想必先生是从终南而来,快快请坐!”

    李适之请李泌落座,并示意罗兴也坐下陪同。

    但入座后,李泌又不开口,还是罗兴对前厅外的随从喊一声:“我们与阿郎有要事相商,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入内。”

    “是!”

    随从应了一声,在前厅的十几步外守着。

    李适之不明所以,一头雾水。

    见个客人,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吗?

    “罗兴,有什么事直说,没必要遮遮掩掩。”

    性情疏狂的李适之让罗兴直说,说完还举起茶杯饮茶。

    “回阿郎,七郎无病,正欲从龟兹起兵清君侧!”

    罗兴深吸一口气,开门见山,将此事告诉李适之。

    一石激起千重浪。

    “啪……”

    下一瞬,李适之手中的茶杯滑落摔碎,目瞪口呆。

    这则消息如同一道惊雷乍响,令李适之震惊得心跳仿佛漏了几拍。一股寒气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从心底涌起,迅速蔓延至全身。

    似乎连魂都被抽走!

    “阿郎……”

    罗兴赶紧起身轻唤一声。

    “清君侧?那不是造反吗?”

    沉静片刻,李适之呐呐地说一声。

    听罗兴说七郎没病,李适之心中放心。

    但一下子就豁然开朗,原来七郎是装病,所谋甚大。

    清君侧,为逐君侧之恶人。

    字面意义是好的,但自古以来被野心家和阴谋家所利用。

    而七郎此时选择清君侧,明显是谋反。

    以七郎未雨绸缪的性格,可能已经准备许久。

    他一直以为七郎忠心耿耿,比他还忠诚,没想到把他这个父亲都蒙在鼓里。

    大逆不道啊!

    李适之虽然是李承乾的孙子,但他承认李承乾的种种过错。

    虽一手推动李承乾入昭陵,但他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