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刚才不是问我觉得这里有什麽不一样的地方吗?
听着林朝阳的话,查剑英顾不得纠结刚才两人的辩论,探询道:有什麽不一样的?
这里的许多人,对于西方文化的追求和向往已经到了盲目的程度。林朝阳言辞犀利的说道。
查剑英不由得皱眉,现如今欧美发达国家不管是经济丶政治丶文化还是军事确实都要领先于全球大多数国家,大家对于美好精神和物质生活的追求也不能算是盲目吧?
那你不妨做个调研,问问他们是觉得牛仔裤更好看,还是觉得中山装更好看。
林朝阳的提议让查剑英陷入了沉默,以咖啡馆内这些年轻人表现出的审美,
他们的选择不言自明。
聊的有点偏了,咱们还是聊聊文学上的事吧。
林朝阳见查剑英有点钻牛角尖的意思,主动转移了话题,查剑英有心想和林朝阳争论,可想到这毕竟是采访,还是控制了心里的辩论欲。
说到奖项,我听健功说,你最近在跟文协联合搞一个文学评奖,能聊聊吗?
当然。这个奖项最早是香江的庄重文先生提议的——
林朝阳简单介绍了庄重文文学奖的来历和概况,查剑英感叹道:单项奖金10万元,对于当前中国文学界的诸多创作者来说,这是一笔天文数字!
是啊。我们希望评选出当前最优秀的作品,给予最优厚的奖励,以此来鼓励那些认真的创作者们。
相比电影丶电视这些艺术形式的传播手段,文学终究还是不够大众。
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我们这些从业者还是应该尽可能的扩的影响力。
跟林朝阳聊了半天,查剑英总算找到一点可以上价值的谈话内容了。
庄重文文学奖的物质奖励比茅盾文学奖还要丰厚的多,你觉得它的影响力有可能超越茅盾文学奖吗?
既然要办评奖,当然要办最好的。能不能超越茅盾文学奖的影响力不是由我来决定的,我们能做的只有追求卓越。
刚才我们谈到国际上的文学评奖,如果有可能的话,我甚至希望这个评奖可以走向国际,但显然就目前的条件而言这是不切实际的。
今天的采访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查剑英觉得林朝阳不算是一个好的受访者,
经常会将自己的想法凌驾于采访者之上。
这一点,她在看《巴黎评论》上的访谈时就感觉到了。
而且她能在林朝阳的言谈中感受到一股对西方文化的戒备,这样的戒备放在国内现在的大环境下显得多少有些不合时宜。
好在最后采访完成的还比较顺利,以她的专业角度来看,虽然不及《巴黎评论》的访谈精彩,但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的。
结束了采访之后,查剑英说:稿子我整理之后最快也要半个月才能见报,
等发表之后我给你寄一份。
好,谢谢了。
查剑英又将那本《巴黎评论》送给了林朝阳,林朝阳则付了咖啡钱,当作回报。
两人刚走出咖啡馆,突然有一群学生围了上来,林朝阳本以为可能是热心读者,可他看着领头的几个脸色不太对。
不像是来看热闹的,反倒是像来找茬的。
你好,请问是林朝阳同志吧?
是我。诸位有事?
朝阳同志你好,我是燕浪诗社的社长林东维,这几位是我们的社员,这两位是晨曦诗社的成员。我们都是燕大的学生。
领头那人自我介绍完之后,又将身边的同学介绍了一番,然后又说道:
这两天我们学校团委的同志正在组织一个叫庄重文文学奖的评奖活动,指定了五四文学社作为活动的专门举办社团。
我听说您是奖项的推动者,我们想跟您提个建议。
林朝阳点了点头,态度温和,请讲。
我看过文协方面发来的函件,这个奖项的本意是为了团结在校大学生,以我们大学生的力量选出当代文坛最有代表性和最优秀的文学作品。
但我认为,奖项主办方仅仅招揽五四文学社这样的文学社团是不够的。
我们燕大的文学爱好者不止在五四文学社,像燕浪诗社丶晨曦诗社,还有许多并不热衷于参加社团活动的同学,他们同样是评奖的有力组成部分———
林东维一番长篇大论,听起来有理有据,最终诉求是希望庄重文文学奖在燕大内的评奖活动应该纳入更多的学生(包括燕浪诗社丶晨曦诗社)。
在他说话的时候,林朝阳脸色平静,眼神观察着跟在林东维身后的那些学生的状态,他们对林东维的发言似乎深表认可。
好不容易等林东维发表完了他的看法后,林朝阳正打算说话,不远处有几个人跑了过来。
边跑还边喊着:林东维,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