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宠由前将军拜征东表明魏制四征位高于四方;张辽从征东转前将军也不是记作拜或迁也益证这点,张辽从祀是记作前将军。
朱灵是以后将军的身份从祀,因此和石亭之战中救援曹休的朱灵和后将军朱灵很可能不是一个人。
“朱灵是三国时期名将,是曹魏的开国功臣之一。字文博,冀州清河人。”
“起初跟随袁绍,后来投靠曹操,在历次征战中立下汗马功劳。”
“官至后将军,被封为高唐侯,谥号威侯。其死后祭祀于曹操庙中。”
“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公孙瓒与袁绍在清河郡一带为争夺地盘展开拉锯战。”
“朱灵领命率兵攻取公孙瓒所守的一座城池,公孙瓒将朱灵一家老小绑到城楼诱降朱灵。”
“然而朱灵选择力战攻克城池,但是家人也因此都被公孙瓒杀害。”
“公元193年,曹操攻打徐州,朱灵奉袁绍之命督三营前去助曹操,并立有战功。”
“公元199年,朱灵奉曹操之命与刘备一起在徐州附近截击袁术并大败袁术。”
“公元211年,曹操西征马超时,密遣朱灵等人夜渡蒲阪津(今属山西蒲州),据河西为营,“大败马超。”
“曹操返回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后,朱灵等留守长安(今陕西西安),击破了南山贼寇刘雄。”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西征张鲁时,当地的氐人阻拦住自武都(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进入汉中的道路,朱灵与同僚一同将挡路的氐人击破。”
“公元220年,曹丕自立称帝后,朱灵官至后将军。”
“皇帝为表彰朱灵多年来的功劳,封他为鄃侯,增其户邑,后改封高唐侯。”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魏军伐兵东吴,朱灵为中路先锋。”
“东路大军曹休被东吴军诱入伏击圈,朱灵率兵前往援战,为东路军解了围困之急。”
“朱灵去世后,谥号“威侯”。他是三国时期清河郡一带惟一的名将,明嘉靖年间,清河县知县罗钊奉旨创建乡贤祠,朱灵位列其中,受到乡人的供奉和祭祀。”
“初为袁绍部将。清河人季雍以鄃城背叛袁绍而投降公孙瓒,公孙瓒派遣兵将到鄃城助季雍守城。”
“袁绍命朱灵前往攻打,但朱灵的家人都在城中,公孙瓒便将朱灵的母亲、弟弟绑在城上,以此来诱降朱灵。”
“力战攻陷鄃城,生擒季雍,然而朱灵一家都被杀害。”
“曹操征讨陶谦时,袁绍派朱灵统率三个营援助曹操,作战有功。袁绍所派来的那些大将大多要被送回。”
“我阅人很多,没有像曹公这样办事的,这真是明主啊!现在已碰上了真的明主,还要投奔谁呢?”
“便留下来不再离开,他所带的将士都仰慕曹操,全跟着朱灵留下了。”
李白:朱灵出身河北冀州,其早年事迹史载不详,推测来说只怕出身寒族,是以后来并不特别被冀州当政长官们看重,官爵不显。
汉初平二年(191年),袁绍全取冀州后,朱灵即为其部将,当时正值公孙瓒和袁绍争锋的时候。
清河人季雍以鄃城背叛袁绍,而投降公孙瓒,公孙瓒于是派兵到鄃城助季雍守城。
袁绍命朱灵率军前往攻打,但朱灵的家人却都在城中,公孙瓒便将朱灵的母亲、弟弟绑在城上,以此来诱降朱灵。
朱灵望着城楼上而哭泣说:于是力战攻陷鄃城、生擒季雍,然而朱灵一家却也都被杀害了。
初平三年(192年),袁氏兄弟争霸中原,袁绍拉拢刘表和曹操为盟、袁术则以公孙瓒和陶谦为友。
初平四年(193年)秋,曹操征讨陶谦,但他力量较少,于是袁绍派朱灵统率三个营的兵力援助曹操。
朱灵在帮助曹操的作战中立有颇多战功,而袁绍所派来的那些大将大多要被送回时。
朱灵却没有走。便留下来不再离开,他所带的将士都仰慕曹操,全跟着朱灵留下了,自此成了曹操的部将。
建安四年(199年),僭号的袁术走投无路,欲将帝号归于袁绍,想投奔袁绍长子时任青州刺史的袁谭。
袁术便欲从下邳北过,曹操派遣刘备、朱灵、路招截住去路,袁术不得过,在途中病死。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平定冀州后,任命朱灵带领新兵五千人、战马千匹守卫许都之南。
冀州的新兵数次承受宽容和缓的训练,军纪涣散。如今暂时见到整齐,但他们心中仍旧怏怏不乐。
你素有威严的名声,再加上善于用道义宽宥他们,不然会发生变故。
朱灵于是到了阳翟镇守,手下中郎将程昂等果然谋反,朱灵立即将程昂斩杀平息了叛乱,并写信把这件事报告曹操。
军队之所以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