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院文化,还能组织一些体验课程,比如教孩子们制作简单的四合院模型、学习传统的礼仪文化。”
校长听后,很感兴趣:“这是个很好的想法,能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但课程安排方面,还得结合学校的教学计划,不能给孩子们增加太多负担。”
女儿说:“校长,您放心。我们会根据学校的课程表来安排,尽量选择课外活动时间。而且这些课程以趣味性和体验性为主,不会占用孩子们太多学习时间。”
校长点头说:“那行,我们可以先尝试合作一段时间看看效果。你们先准备一份详细的课程计划给我,我们再具体商讨细节。”
女儿说:“好的,校长。我回去后马上整理,尽快给您送过来。非常感谢学校能给我们这个机会,让四合院文化走进校园。”
几天后,陈宇的传统技艺比赛宣传工作全面铺开。园区门口、各景点处都张贴了色彩鲜艳的海报,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上也发布了详细的比赛信息。
一位游客看到海报后,对陈宇说:“这个比赛看起来很有意思,我平时就喜欢剪纸,一定要来参加试试。”
陈宇笑着说:“欢迎您参加,相信您能在比赛中展示出高超的技艺。”
棒梗的文化长廊设计方案也通过了,施工团队开始按照设计进行打造。园区里,工人们忙碌地安装图片、布置宫灯。
棒梗在一旁监督,对工人说:“师傅,图片一定要安装牢固,宫灯的位置也要调整好,保证整体效果美观大方。”
工人师傅说:“放心吧,棒梗哥,我们一定把活儿干漂亮。”
女儿则和团队成员精心整理出了一份文化进校园课程计划,再次来到学校和校长商讨。
女儿说:“校长,这是我们准备的课程计划。每周安排一次课程,每次课程一个小时,前二十分钟讲解四合院文化知识,后四十分钟让孩子们动手体验。您看看还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
校长仔细看了看课程计划,说:“整体安排得很合理。不过在文化知识讲解部分,可以多融入一些互动环节,让孩子们更积极地参与进来。”
女儿说:“校长,您这个建议太好了。我们回去后马上修改。非常感谢您的指导,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这个活动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随着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传统技艺比赛报名人数不断增加,文化长廊的建设也逐渐成型,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细节也在和学校的沟通中越来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