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场决战决定了大明和霍拓未来的国运,大明赢了那自然是不用说的,霍拓国肯定是要亡国的,而大明若是败了,那大明需要用未来三十到五十年的时间来恢复国力,亡国是不可能亡国的,毕竟大明可没把家底都翻出来,人家不管是在四疆还是在南方,人家还有数十万战兵可以调派,只不过在短时间内没办法威慑周边诸国了。
李朝宗好生交代了夏侯仲德一番,主要是这次出西域之后要如何配合正面战场,若是有必要可以在霍拓国开辟第二战场,只要能把霍拓国打崩,怎么打都不为过。
夏侯仲德自然明白其中关键,这场仗不管是大明还是霍拓,其实都输不起,也没有人想要输,如今当了爷爷的夏侯仲德也不想自己当了爷爷之后的第一场仗就打输了。
杨延昭没心没肺,只要有仗打他干什么都无所谓,跟着夏侯仲德一起离开了长安城,他连自己的亲兵都没带,他的亲兵现在归属于禁军序列,非必要禁军不离长安城,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你一个亲兵不带,真打起来了,连个给你扛纛的都没有。”夏侯仲德骑着战马一路向西而行:“你自己扛着纛旗往前冲啊?”
“我这次就是个马前卒。”杨延昭给自己的定位那是相当准确:“您让我上战场打仗就行,哪最难打你就交给我,排兵布阵我不行,但是冲锋陷阵我绝对一个顶十个。”
“好歹也是大将军了。”夏侯仲德也是无奈,但是杨延昭这样的猛将他特别喜欢,想来也没有人会不喜欢杨延昭这样的猛人吧!
“这个大将军我都当够了。”杨延昭说道:“这两年我就憋在长安城了,要是早知道这样,我当初就不当这个禁军大将军了,我带重甲战场厮杀多痛快。”
“这个大将军你不当可不行啊!”夏侯仲德笑着说道:“没有人比你更适合这个位置了,这禁军交给别人,你看看陛下和少将军能放心吗?”
“有什么可不放心的?”杨延昭说道:“难不成谁还敢造反不成?城外十数万大军枕戈待旦,谁有这个胆子?”
“谋反谋反,重在一个谋字。”夏侯仲德说道:“所有人都有谋反的潜质,唯独你没有。”
“您就说我笨呗!”杨延昭确实不聪明,但是听话听音的本事还是有的。
“杨大将军,有的时候笨可不是一件坏事。”夏侯仲德略带深意的笑了笑:“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发生的太多了,能如你一般的人,现在可不多了。”
“我从定安县开始我就没想过能当这么大的官。”杨延昭说道:“那时候我就想着能吃饱饭,朝歌那时候真给我饭吃,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那时候我才十五,那是我十五年来吃的最饱的一顿饭,鸡鸭鱼肉随我吃,现在想起当时的那顿饭,我就觉得那顿饭是这辈子吃的最香的一顿饭,现在什么都有了,吃什么都觉得不如当年那顿饭好吃。”
“人饿了吃什么都香。”夏侯仲德说道:“你当时是不是都想过,那顿饭是你活着的时候的最后一顿饭了?”
“嗯!”杨延昭点了点头:“夏侯大将军不瞒您说,当我知道要干什么的时候,我就决定每一顿饭都要吃的饱饱的,就算是死了,我也不能当个饿死鬼。”
“后来定安县之战开打,我身上背了个小挎包。”说着,杨延昭掀开披风,露出一个崭新的挎包:“就跟着挎包一样,里面装的全是吃的,不过那时候在打仗,我放的都是馒头,休息的时候我就吃馒头,反正我能饿肚子。”
“这次放的是什么?”夏侯仲德问道。
“肉干啊!”杨延昭说道:“都是上好的牛肉干,这东西抗饿还好吃,我最喜欢吃了。”
“当年的定安县之战我也听人说起过。”夏侯仲德说道:“我听说,打的格外惨烈?”
“也算不上吧!”杨延昭想了想,他这么多年经历过的大小战阵,好像定安县之战是他打过最简单的了:“当时,邱元易也就是人比较多,其实都算不上什么精锐,就第一天打的比较艰苦,后面就没那么困难了,我第一次上战场杀人,我还吐了呢!丢死个人。”
“其实每个人都一样。”夏侯仲德说道:“我当年第一次上战场,我也吐了个稀里哗啦。”
“那一战打了几天我忘了。”杨延昭说道:“杀了多少人我也不记得了,但是最后我们赢了,好像从那天开始,凉州就开始崛起了。”
“凉州的崛起,应该是入蜀之后。”夏侯仲德说道:“有了一个大粮仓做基础,后方也相对稳定了不少,这才是凉州崛起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