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一千零四十章 归义军(1)

第一千零四十章 归义军(1)(2/3)

   偏,向家人又需要一个能在未来,替他们看着熙河棉庄利益的自家人。

    所以,什么资源都敢倾斜。

    就像现在那些围在王大斧面前的文士,郭贵就知道,都是王大斧的举主,如今已升为熙州兵马都总管的向宗吉,花费重金,从汴京城请来的。

    都是曾在某位遥郡身边做参赞,或者曾追随某位大将的亲兵。

    这些人,本来是不可能来熙州,辅佐一个区区正九品的小使臣的。

    奈何,向家的面子实在太大了。

    也正是有着这些人在旁辅佐、参赞和进言,王大斧的兵马都监差遣,做的稳稳当当。

    几乎没出过什么差错!

    这就太难得了!

    这证明了,王大斧是吃得下向家喂下的资源的。

    所以,郭贵有事没事就常常来南关堡串门。

    他很清楚,这是一根大腿。

    必须牢牢抱紧!

    ……

    王大斧自然很早就注意到了郭贵,等他和幕僚们谈完事情,就笑着走到郭贵面前:“大郎可吃过午食了?”

    对这个弟弟的朋友,他还是很照顾。

    尤其是从汴京回来后,尤其关照。

    因为,他确认了,自己的弟弟大枪确实有这么个朋友,而且关系还不错!

    所以能帮的就帮!

    “回监押的话,俺来得匆忙,还未来得及吃……”郭贵老老实实的回答。

    “那便陪俺吃些酒肉吧!”王大斧豪爽的说道。

    便领着郭贵,到他的厢房。

    官府雇的厨娘,已经将王大斧的吃食准备好,放在了桌子上——满满的一大盘羊肉,还有一壶温好的酒。

    两人坐下来,王大斧就开始了大快朵颐。

    郭贵也不客气,拿起煮好的羊肉就啃。

    熙州的羊肉,味道最是鲜嫩多汁。

    只消用井水煮熟,撒些盐巴就行。

    一边吃,王大斧一边问着郭贵的来意。

    郭贵也不瞒,将来意说明。

    王大斧听完,笑了笑,道:“此事简单,俺回头请人去资圣禅院请一位法师来此主持……”

    “至于部族贵人……俺正好认识一位,可请他来见证!”

    资圣禅院的大和尚还有蕃部的贵族,其实都很喜欢参与类似的事情。

    尤其是大和尚们,对于一切可以挤压蕃部巫师、萨满生存空间的事情,都格外有动力。

    毕竟,友商最该死!

    而贵族们热衷于此,则是为了积累声望,特别是诸部的年轻贵族。

    郭贵听着连忙道谢。

    王大斧却是摆摆手:“你与俺弟,有兄弟之义,不必说这些虚言!”

    “倒有一事,须得提醒大郎!”王大斧严肃的看向郭贵。

    郭贵赶忙起身拜道:“小人静听监押教诲!”

    “大郎那舅子,须得好生管教管教,莫要再有这样的事情了!”王大斧严肃的道。

    “俺晓得!”郭贵点头:“回头俺便叫瞎讹辞了棉庄的差事,叫他去巡检司里做个弓箭手……”

    “嗯!”王大斧点点头,然后叹道:“大郎也是汴京人!”

    “自当知晓,庄客不易,若能善待就尽量善待……”

    “何况,雇工们都是给俺们耕作、赚钱的宝贝!”

    “若没有雇工,俺们的富贵何处去寻?”

    作为汴京人,王大斧迄今都依着汴京的东主们管理雇工的方式,管理着他的雇工。

    所以,他的棉庄中雇的雇工待遇非常好。

    不止工钱给的足,就连吃食、住宿也不错。

    甚至,若雇工生了病,他还会施给汤药。

    完全就是照着汴京的雇主们的行为做事。

    结果,他的棉庄里的雇工,对他感恩戴德。

    都说他是活菩萨。

    就连熙州州学的那几位先生,也称赞过他,说他‘有仁心’,可以‘养气集义’。

    大司成(祭酒),甚至派人送过他一本手抄的《正蒙》。

    里面俱是横渠先生的金玉良言。

    专门教人如何养气集义的。

    王大斧看的半懂不懂,只好找人求教,才勉强懂了些。

    在这个过程中,王大斧听说,似乎在现在的熙州的蕃部贵人里,有另外一种对于横渠先生‘养气集义’的解释。

    按照这些人的解释,棉庄主为什么能拥有棉庄?

    因为他们善,不止这辈子很善,上辈子也善。

    所以能养气集义,世界上的好事,都主动向他们靠拢。

    而雇工们为什么只能当雇工?

    因为他们心中有杂念,心性也不够好。

    须得在劳作中,排除杂念,扶正心性。

    同时还得尊崇、追奉像他们这样的‘善人’。

    只有这样,才能洗尽邪念,养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