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殿下信我么?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殿下信我么?(1/3)

    夜宴散尽,朱瀚未即回府,而是缓步于御花园一隅,与朱标并肩而行。

    “皇叔今日之言,实出我意料。”朱标轻声开口。

    “我知你担心沈浮性格难驯,但正因他目中无人,才不易为人所用。”朱瀚目光平静,“你需有人替你言你不便之言,打你不敢之脸。”

    朱标忽然问:“若陛下最终不容我,又该如何?”

    朱瀚停下脚步,转头看他,“皇兄容不容你,不在今日之局,而在明日之变。”

    “变?”

    “你需一步步,将不可控之人,变成你可信之局。”

    朱标眼神深了,“你是说……朱棣?”

    朱瀚微笑不语。

    翌日,朱棣入宫谢恩后,未即离去,而是绕道至翊善殿。

    “太子殿下若真有意修书院,不若由臣弟献上图纸。”

    朱标一惊,“你有图纸?”

    “父皇多疑,我等为子臣者,应代他忧虑。”朱棣缓缓开口,“臣弟不过尽一份孝心。”

    朱标接过图卷,眉头微蹙。

    朱棣笑了笑,“臣弟不过尽心。太子可放心,臣弟绝无二意。”

    他退后一步,行礼如仪。

    而朱标,立在殿中,手中图卷沉如千钧。

    窗外,风拂起檐角轻响,如敲暮钟。

    不远处,朱瀚立于回廊转角,负手而立,静看这兄弟二人你来我往。眼中无喜无怒,只有深不可测的寒光。

    “棋,才刚开。”他低语。

    夜深,王府静得连灯芯燃裂的轻响都清晰可闻。

    冯解站在偏厅窗边,衣衫未解,双手负在身后。

    他的影子被月光拉得狭长,斜映在花纹砖上,仿若另一具沉默的自己。

    忽然,外院一阵微风卷起一片枯叶,贴地滚动而来。冯解转身,低声吩咐道:“把窗关了,今日风不对。”

    侍从正要上前,冯解又道:“等等。”他缓缓走至门前,自手推门,却并未锁死,而是微掩。

    他坐回案旁,取出一枚小印,轻轻按在帛纸之上。印面为“慎独”二字,古朴苍劲。

    不多时,一道人影悄然出现在门外。他未言语,只是将一只青布小囊轻放于门口。

    “今日已晚。”冯解的声音从室内传出,淡淡的,不带起伏,“你若还不肯开口,我便不再收你的东西。”

    那人犹豫了片刻,终还是跪坐于门口,声音极轻,“冯都头,我……我本不欲卷入,但那日你救我一命,我……”

    “我救你,不是为听你赘言。”冯解打断他,“你说,林弘让你做什么。”

    “是……”那人声音带颤,“是让我暗中引开尚药局的值守,使他能于三更前后带人进入旧藏库。”

    冯解眉头轻蹙,手指轻敲案几,“旧藏库……他取何物?”

    “属下……不知。他命我不能问,事成之后却给了我一串金瓜子,说‘这不是给你的,是给你身后之人安命的’。”

    冯解沉默良久,忽而冷笑,“林弘啊林弘……你倒是藏得深。”

    他起身,踱步几步,又道:“你走吧。从今往后,别出现在王府百步之内。”

    那人一愣,随即如蒙大赦,叩首三次,仓惶而去。

    冯解静立原地,盯着门前那只空囊良久,忽然转身走向内堂。他推开一道藏门,取出一匣铜锁小柜,从中捧出一本极薄的书册。

    那是王府密档,专录所有自开府以来的府中不规之事。

    冯解翻至末页,用朱笔写下: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初八夜,林弘密令教坊人柳音、尚药局一名无籍吏员,于三更前引路,潜入宫内旧藏库,意图不明。怀疑其行非为太子,亦非奉王命。”

    他写罢一笔,缓缓吹干墨迹。

    随后,他又写下一句:“已呈王爷意中之形,慎之。”

    写完这行字,他望着那一页良久,神色愈加沉凝。

    翌日,朱瀚刚于花厅设座,便见冯解来报。

    “殿下,昨夜有动静。”

    “林弘?”朱瀚指尖未停,正理着案上的书简。

    “是。他遣人借道尚药局,潜入旧藏库。”

    朱瀚微微一笑,似早在预料之中,“藏库中可有异样?”

    冯解摇头,“暂无异常。但他显然不是冲物而去。”

    “那便是冲人。”朱瀚将书简推至一侧,起身负手而行,“林弘身为太子内使,从不妄动。他若亲自行此暗事,必有更深谋划。”

    冯解低声道:“属下担心,此人或欲设局于太子身边,借‘旧物’之名,添一笔罪名。”

    “太子虽仁厚,但心防未足。”

    朱瀚喃喃,“林弘出身书院,却早年曾游礼部,少有人知。他做事,喜以‘移形换影’之术。”

    冯解闻言,眼神一动,“王爷以为,旧藏库事件,是障眼法?”

    朱瀚转身看他,目光微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