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天可汗,从留学瓦剌开始 > 第210章 三国贡使

第210章 三国贡使(1/2)

    以鲸须、鲸骨加工的弹性材料和日用品、工具,也装箱待运。

    最上层,以及船长室附近的贵重货舱,则存放着用于提升朝贡规格,打开贸易局面的货物。

    这里有海防玻璃厂生产玻璃器皿——酒杯、花瓶、窗玻璃,晶莹剔透,吸引眼球。

    也有特意烧制的外销瓷器,纹饰带着些异域风情,毕竟物以稀为贵,他们扮演的,也是所谓罗马帝国人。

    还有从南洋贸易得来的传统奢侈品:胡椒、丁香、肉豆蔻等香料,以及珍珠、玳瑁,这些东西不论在哪,都是硬通货。

    “起锚!升帆!”

    郑洪,一位袁彬亲自挑选的继任者,站在旗舰的艉楼上,声音洪亮。

    使团里面,最为扎眼的是几十个白人,他们负责扮演一个花瓶角色。

    但掌控船队的,全部是自己人。

    一声令下,三十余艘盖伦巨舰相继升起巨大的软帆。

    舰队浩浩荡荡驶离海防港,气势惊人。

    它们将沿着海岸线北上,经琉球,与所谓的琉球使团汇合,再前往济州,与虾夷使团一道。

    ……

    琉球,那霸港。

    经过数月经营,如今的琉球已非昔日可比。

    港口设施焕然一新,官署营房皆以机制红砖修筑,坚固齐整。

    更重要的是,琉球已成为海防体系向东南延伸的重要支点,地位日益凸显。

    这一日,那霸港内气氛庄重。

    一支规模不小的使团正在做出发前的最后准备。

    为首的,是琉球使节蔡承业。

    他来自第二镇,稳重又不失分寸,是伯颜精心挑选的人选。

    可以说,没有一个是琉球人,都是挑选出的官吏军士。

    不过这问题不大,因为琉球人与大明百姓并无区别,相貌几乎一致,书同文、车同轨,共尊孔孟。

    而且很多琉球人本来就是福建人的后代。

    蔡承业的身后,跟着数十名随员、护卫,以及一担担、一箱箱精心准备的“贡品”。

    这些礼物,可谓煞费苦心,既彰显琉球的恭顺,又巧妙展示着琉球的实力与富庶,

    巨大如盆的砗磲,色泽温润,精心挑选的珍珠,光泽袭人。

    晒制的极品鱼翅、鲍鱼干,皆是海中珍馐。

    来自南洋更深处的胡椒、檀香等香料、色彩斑斓的鹦鹉、犀角、象牙……无不显示琉球商贸的发达,国家的富庶!

    等西南方那浩浩荡荡的船队一到,琉球二十艘广船福船便升起大明钦赐的旌旗与琉球王旗,朝着北方劈波斩浪!

    虾夷国的使团,又与众不同。

    海参崴港口。

    巨大的原木,一根根如同巨兽的骸骨,堆积如山。

    这些堆积的木材,是林业工业化的产物。

    木材主要是巨大的辽东栎、红松和水曲柳,树龄动辄几十数百年,胸径需数人合抱。

    木材尺寸更是惊人,这些木材,长度均在20米左右,宽度均在2.5米左右。

    这些产品都是加工过的。

    并非不能更高更长,而是再大了,运输起来不是那么的方便。

    要知道,后世太和殿内,支撑殿顶的核心立柱,高度也只是 12.7 米,直径约 1.06 米。

    就这么几根金柱,还是明代遗存的金丝楠木制成。

    这些木材原材来自云贵地区原始森林,通过长江水运和海路运抵京城,每一根花费都需要数千两……

    相比来说,海运就没这么麻烦。

    红松、水曲柳等木材,木质紧密坚硬,纹理优美,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在中原腹地,这等堪为“栋梁之材”的巨木早已绝迹,即便在西南深山尚有遗存,砍伐和运输的成本也高的吓人。

    甚至还容易引发人员伤亡。

    但是,这些木材,在东北地区随处可见。

    从松嫩平原到堪察加半岛,再到西伯利亚,无穷无尽的参天巨木。

    而且,前不久,海参崴出发的船队越过白令海峡,来到了一片新的土地。

    那片处女地还没被充分勘探。

    单就简略估算,单说木材,绝对不比外兴安岭少!

    这些巨木,被港口的起重机,装入专门运送木材的特殊货船。

    此次出访,光巨木便有百根之多!

    除了这些震撼人心的巨木,“虾夷国使团”的贡品清单上,还有其它来自苦寒之地的土产:

    有珍稀皮草,比如紫貂皮、黑狐皮、海龙皮,毛色油光水滑,保暖极佳,每一件,皆是价值连城。

    有凶猛鹰隼,十多只被蒙着眼罩、站在特制木架上的海东青,目光锐利,野性未驯,是皇家狩猎的顶级珍玩。

    有北地药材,老山参、鹿茸、熊胆,皆用木匣精心封装。

    还有些许简陋的弓箭和刻花木器,作为“地方特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