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天可汗,从留学瓦剌开始 > 第202章 不好闻的宝藏!

第202章 不好闻的宝藏!(1/2)

    冰块、砖瓦、蜂窝煤,工业的齿轮一旦开始转动,便催生出对资源无穷尽的渴求。

    工业需要资源,农业,也需要资源!

    尤其是一些改变土壤的物质,比如肥料。

    农业是这个时代国家的根基,但千百年来,土地的肥力在持续耕作中不断消耗。

    虽有粪肥、河泥、绿肥等传统方式,但增产始终有限。

    尤其是靠人畜排泄,辛苦不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若要支撑日益增长的人口和蓬勃发展的工商业,必须为土地找到更强效的“粮食”。

    氨水就别想了,眼下工业使用都很紧俏,短时间内是很难用到农业上的。

    不过,当朱祁镇将目光投向东方的大海,突然间,他灵机一动。

    那广袤无垠的南海,以及整个南洋,有着无穷无尽看似卑微却至关重要的资源——肥料。

    甚至在后世,中太平洋、赤道以南约60公里处,还有一个陆地面积仅21.1平方公里的岛国。

    这个岛国,是一个站在鸟粪上的国家!

    这个国家拥有大量磷酸盐矿,千万年积累的鸟类排泄物形成磷酸盐矿,覆盖全岛80%区域,厚度达10米!

    数百万年,海鸟排泄物在高温多雨环境下,与珊瑚礁中的碳酸钙发生反应,形成如此庞大规模的矿藏。

    这些矿藏,是制造化肥和工业原料的重要资源!

    这个小国,甚至曾经靠出口鸟粪,一举成为全球人均GdP最高的国家之一。

    当然,当资源枯竭后,该国又被打回了原形……

    题外话。眼下,在南海以及近处的一些南洋岛屿,就有许多鸟粪堆积的小岛。

    这些岛屿,由于气候适宜、鱼类资源丰富,吸引了无数海鸟在此栖息繁衍。

    岁月流转,鸟类的排泄物与石灰质土壤混合,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了厚厚的、富含氮、磷、钾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鸟粪层。

    在一些岛屿上,这些鸟粪层厚达数米,甚至十余米,其肥效远超任何传统的农家肥。

    “此乃天赐沃土之宝,岂可弃于荒岛?”朱祁镇大笔一挥,命令道,“速遣人勘察开采,以肥田亩,丰稼穑。”

    开采工作立刻紧锣密鼓地展开。

    官府主导的开采,规模宏大,组织严密。

    而开采的主力,则是被征调而来的安南苦力。

    这些苦力,多是在之前战事中被俘的降卒,以及最近源源不断被俘虏的成年男子。

    他们被编成队,在监工的看管下,乘船抵达那些炎热、缺水、遍布鸟粪的荒岛。

    登岛之后,景象堪称艰苦。

    岛屿通常缺乏淡水,食物和淡水需从大陆运来。岛上烈日曝晒,空气中弥漫着浓烈刺鼻的氨气味,初来者甚至会被熏得头晕眼花。

    苦力们戴着简陋的草帽或布巾遮面,挥舞着锄头、铁锹,挖掘那坚硬或疏松的鸟粪层。鸟粪粉尘飞扬,沾满全身,与汗水混合。

    他们将挖掘出的鸟粪石敲碎,装入麻袋或木桶,再由小船转运到停泊在深水区的大船上。

    整个过程艰苦、肮脏,有些人甚至感慨,还不如去钻煤矿!

    虽然条件艰苦,但为了维持劳动力,基本的饮食和医疗保障仍然是有的。

    淡盐水与椰子水应有尽有,各种海鲜大餐吃到吐(主要是因为方便),每顿都有白米饭,偶尔有肥猪肉,甚至偶尔还有甘蔗渣酿制的朗姆酒。

    当然,朗姆酒这类紧俏物资,是用来激励干活最卖力的部分劳工的。

    不过,苦力本就是用来干活的,监工管理严格,开采效率颇高。

    一艘艘满载着灰白色、黄褐色鸟粪石的官船,开始源源不断地运回海防、西贡、顺化。

    甚至还卖到广州、琼州、泉州等港口!

    时隔不久,伯颜帖木儿等人接到相关信息。很快,琉球与舟山,也加入了开采鸟粪的大军!

    与此同时,民间商人的热情也被充分激发开来。

    “鸟粪利厚”的消息不胫而走。精明的商人们立刻嗅到了巨大的商机。

    他们意识到,这并非简单的苦力活,而是一座移动的金矿!

    许多拥有海船、敢于冒险的商人,纷纷向海防市政厅、琉球宣慰司、舟山市政厅申请“采粪执照”,并自筹资金,招募人手。

    许多沿海贫苦的渔民、流民加入了私人的开采队伍,虽然辛苦一点,利润是实打实的!

    他们开的价,比自己捕鱼或者搬砖赚得多!

    这些商队的规模不如官营庞大,但更加灵活机动。

    他们往往瞄准官方尚未大规模开采、或储量相对较小的岛屿,动作迅速,追求短期效益。

    雇佣的工人的确辛苦,但多是自愿前来,按劳取酬,积极性反而更高。

    他们的船只较小,来得快,去得也快,将一船船鸟粪石运回沿海的各个小港口,迅速销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