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海参崴新变化(2/2)
第一次,他没敢多运,只装了小半船。商船一路南下,抵达登州码头时,王掌柜学着海防的样子,在码头边摆开几个煤炉,点燃了蜂窝煤,现场演示起来。
那蓝汪汪的火苗,那长时间不熄的燃烧,那相对轻微的烟尘,立刻吸引了码头工人的围观。当得知这神奇的“煤饼”价格后,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登州城。
“听说没?从北边海参崴来的好煤,做成饼子,耐烧得很!”
“比咱这的木头强多了,便宜还干净!”
“走,去看看!”
半船蜂窝煤,不过两三日,便被闻讯而来的农民、渔民、乃至一些小作坊抢购一空。
王掌柜赚得盆满钵满,大喜过望。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条绝佳的思路:北地有余而南需,海路畅通,利差可观。
从此,王掌柜的商船成了海参崴港的常客。每次北上,他运来山东的粮食、蔬菜、瓷器,满足海参崴这座新兴城镇的生活需求;每次南下,除了皮货,一些工业品,他的船舱里则塞满了海参崴生产的蜂窝煤。
他的成功,很快吸引了其他山东、乃至辽东的商人加入进来。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