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天可汗,从留学瓦剌开始 > 第183章 回归之路

第183章 回归之路(2/2)

池镇住!

    东门之上为朝阳楼,五开间,三进间,三重檐歌山顶。朝阳楼城墙长77米,宽26米;楼高24.5米,进深12.31米,面阔26.8米,以48根巨大的木柱支撑。

    朝阳楼上,硕大斗拱外,“雄镇东南”四个大字气势磅礴,摄人心神。

    东南,自然是安南。

    一行人从安南而来,在故??土亲眼目睹汉家威仪,不由得五味杂陈。

    穿过深邃的门洞,许多人忍不住流下泪来。

    这种熟悉又陌生的文明气息,让他们漂泊无依的心,终于找到了落脚点……

    安稳下来后,便是抉择的时刻。

    一部分家族归心似箭,在休整数十日后,选持路引户籍,继续出发,前往湖广、福建、浙江等地的祖籍所在。

    而另一部分人,包括陈延、李琨等,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却决定留在建水。

    “我陈家祖籍福州,但已五代未曾归乡,族中还有几人相识?这份路引虽真,但终究难以解决根本。”

    陈延对留下的几人分析道。

    “建水乃滇南重镇,商贸繁盛,云南光复数十载,前些年又刚攻灭麓川,有无数机遇。”

    “而且,云南距安南不远,元江直通海防,将来即便兰芳做大,也需要与懂大明、懂安南的商人打交道。”

    “我们在此,既能求个安稳,又能发挥所长,岂不比回到陌生祖地重新挣扎要强?”

    ……

    当然,回家也未必不好,国人向来有落叶归根的习惯,说不定回家之后,还有更大的机遇。

    告别时,众人相拥而泣,互道珍重,相约他日书信往来。

    临安府的确很适合这些华商扎根。

    且不说临安府学,建水州学,为家族下一代保障了教育。

    就说本地的锡矿、药材、茶叶,也有着广阔的发展机遇。

    于是,陈延等人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手腕,快与本地马帮和官府搭上线,做起了滇南与安南边境的生意。

    甚至开始拓展茶马古道。

    望着古城街道上往来的马帮,明远神采奕奕:

    “陈叔,这里将是新的起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