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
“谢谢孙姨。”方允道谢。
午后,初春的阳光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不再像冬日那般无力。
方允换上一身休闲装束,收拾停当,驱车驶向方家四合院。
穿过垂花门,庭院已悄然换上新妆。枝头嫩芽初绽,在阳光下透出勃勃生机,蓄势待发。
林婉清正坐在紫藤架下的藤椅上。藤蔓疏朗,只缀着点点新绿。
她腿上搭着薄羊毛毯,手持一把银质小剪,娴静地侍弄着一盆青翠文竹。阳光跳跃在她保养得宜的脸上,娴雅清爽。
“妈!”
方允快步走过去,亲昵地挨着母亲坐下。
“允儿回来啦?”
林婉清放下小剪子,笑着拉过女儿微凉的手,仔细端详
“气色看着还行,就是瘦了些。临昌那边……初春时节,湿冷更甚,不容易吧?”
她语气温和,带着洞悉一切的关切。
方允顺势依偎在母亲肩头,感受着薄毯传来的暖意,像小时候一样蹭了蹭,带着娇嗔
“嗯,是挺折腾人的,吃睡都不安稳……”
她顿了顿,把栈道遇险的惊心动魄咽了回去,转而用一种轻松又带着点小抱怨的口吻说
“妈,你和爸心可真大!知道那地方水深火热,初春又冷,怎么也不多念叨几句,拦着我点呀?就不怕你们宝贝女儿在那冻着饿着还折了翅膀?”
林婉清闻言,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笑容温婉依旧
“拦你?你这孩子,从小到大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这点啊,随你爸。”
她目光温和,带着审视
“再说了,你选的这条路,肩上担着责任,我们做父母的,除了支持,还能拖你后腿不成?”
说完,她端起手边温热的青瓷茶盏,呷了一口,才慢悠悠地继续道,语气里是十足的放心
“而且,有廷文在京城坐镇,我们有什么好不放心的?他做事,向来稳妥周全。”
方允微怔。
林婉清放下茶盏,眼神清明,带着对女婿能力的清晰认知
“廷文那孩子,年纪轻轻走到这个位置,靠的可不是运气。他心思缜密,行事沉稳,大局观极强。他既然同意你去临昌,必然是方方面面都替你考量过、安排好了的。”
她看着女儿,语气笃定
“有他照应着,我们是一百个放心。”
林婉清这番话,字字句句都落在对女婿能力和人品的绝对信任上。
方允心头震动。
她想起昨夜赵廷文那句沉甸甸的“交给我”,想起他不动声色间为她布下的安全网。
原来这份令人心安的守护,不仅她感受得到,连父母也看得分明,并给予了全然的信赖。
她端起母亲手边温热的茶盏,指尖感受着驱散微凉的暖意,低头啜饮。一丝甜蜜暖流,悄然漫过心田。
阳光穿过尚未舒展的紫藤嫩枝,在微润青石板上投下疏朗光影。
空气里浮动着泥土苏醒的气息、返青草叶的清香,以及远处那丛黄玫瑰嫩芽特有的、带着生涩感的料峭草木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