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娄敬宗(2/2)
厅堂。</br>天刚亮,衙门还没有开,厅堂的门户紧紧关闭着,清晨的阳光宛如万道金缕,从门窗镂空的雕花缝隙中照射了进来。</br>这是娄敬宗一天里最开心的时刻。</br>他最喜欢站在屋里,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堂入户照耀在自己身上。</br>看着门窗里透射而来的光芒,娄敬宗就好像看到了海清河晏的阳谷县全貌。</br>每当这一刻,他的内心,就能得到无限满足。</br>只有看着窗外的初晨,他才能感觉到,自己还很年轻,精力还很充足。</br>这种精神上的满足,是没法从四个小妾的肚皮上得到的。</br>有人说,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br>也有人说,县令掌管百里之县,可以算得上真正的百里侯。</br>无论如何,作为整个阳谷县的最高话事人,娄敬宗,毫无疑问掌握着最巅峰的权力。</br>娄敬宗。</br>男。</br>三十八岁。</br>相貌方正,高鼻梁,面白,短须。</br>朝廷钦命七品知县,三年前到任。</br>喜爱古玩字画,好古书,通经史。</br>为官有政声。</br>这是普通人能够掌握到的这位知县大人的全部信息。</br>至于娄敬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恐怕只有他自己才能知道。</br>娄敬宗的目光,忽然落到了桌案上的一张画像上。</br>铁手!</br>娄敬宗的目光凝住了。</br>他跟身为邻居的天宁县钱知县钱松照同一年金榜题名,又恰巧同一年分别到阳谷县和天宁县上任,可以说得上友情契阔,渊源极深。</br>这等悍匪,做出如此大案,钱松照恐怕是焦头烂额了吧?</br>若是抓不到凶手,捅到上边郡城,钱松照肯定吃不了兜着走。</br>一年前,钱松照偶然得到了一本百年前书圣王端之的手抄古经,爱不释手,让酷爱字画古书的娄敬宗眼热不已。</br>他曾经多次向钱松照索要,甚至不惜拿两块价值千两纹银的玉璧交换,均被钱松照给拒绝了。</br>若是能想办法抓住在逃的铁手,还愁得不到这本手经吗?</br>想到这里,娄敬宗推开了大门。</br>“来人,给我把胡大力叫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