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 第37章 宋不亡,天理难容

第37章 宋不亡,天理难容(4/7)

云中营。

    这两千余骑,配备了近两千俘获的辽东战马,还有两千多蒙古马为备马与驮马。

    韩世忠又竭力为这支先锋军马凑出了大约千人的辅兵,多是云内本地精壮充当,配杂马骡驴近两千,驮运着随军粮秣物资。

    如此豪华阵容,在以前的大宋根本就是天方夜谭,韩世忠是西军出身,如何不知!

    曾经西军有多缺马,他一清二楚,就是在大宋河湟开边之后,战马不像过去数十年那般匮乏,但也绝对无法给两千人,配这么多马!

    要知道当年西军好容易凑出来的白梃兵重骑,差不多有五千人的规模,是西军最宝贝的力量,他们拥有的合格战马也不过才六成左右。

    至于韩世忠的本部部曲,那些贺兰山汉人军团,更是马矫健如龙如鹰。

    浑身上下的装备,也几乎武装到了牙齿,平日里不穿重甲,打起仗来再披挂。

    这些人行军时候,基本上是归拢到轻骑范畴。

    可在攻坚战时候,又都是一身皮甲衬里,外面再套一层锁甲。有些军士还额外多带一套带护心的鳞甲,丢给辅兵驼带。

    这种披甲程度,完全可以称之为重骑。

    在轻骑和重骑间来回变幻,战斗力越发的强大,那种自信到骨子里的军心士气威严,更是凌然不可侵犯。

    就是他们的战马坐骑,也有专门的辅军照料,每一匹的主力战马,都有自己的装备。

    厚厚的白迭布为马套,几层白迭棉捶打成一层,外面再是防水的油布。既能御寒防潮又有一定防护能力。

    每名贺兰山军团的战士,不论出身何处,兵刃都是各种齐备。

    几乎人手一条精工打造的马槊,有些立过功劳的狗大户,甚至连马槊都他妈还有备用的。

    至于马剑、长刀、铁骨朵等近战兵刃,丫丫叉叉的每人至少带了三四柄,都由辅军和驮马带着。

    强弓硬弩更是不必说了,羽箭驽矢都是兴庆府的武库中精选出来的上等货色,西夏的匠作工艺十分纯熟,不输给辽宋。

    原本随军所运其他物资从简,只有粮秣充足。

    但是自从陈绍在河东站稳脚跟之后,这吃的档次也迅速地提高,没办法要让马儿跑,就得先让马儿吃饱。

    他们的军粮都是精制的混合和肉干的炒麦,熬出的上好肉酱。一罐子一罐子的盐蛋,一葫芦一葫芦的烈酒好醋。

    连马料都全是好盐豆与糖块!

    这是走的妥妥的精兵路线,就为了和鞑子野战,天生为了硬仗而生。

    要是一般的小战斗,出动这支兵马,哪怕是打赢了,都有可能会亏

    如此装备程度,足见韩世忠在定难军中的地位,灵武军也只能瞠乎其后。

    没办法,这是陈大帅的御用打手,创业初期的很多硬仗,都是他一手打出来的。

    如今在大同府外,和女真人野战的,大多也是韩世忠的手下。

    随着大同府被陈绍围住,他也不断派人,去大宋讨要物资。

    并且指名道姓,要求赵佶诛杀奸佞,抄家以赴国难。

    大宋国力在这个时代傲视群伦,只是这国力,完全未曾发挥出来!

    无与伦比的生产力,全都沦为上层敛财,过奢靡生活的工具。

    随着陈绍在河东的渗透,以及灵武军到达五台山地区,大宋又一次选择了视而不见。

    自欺欺人。

    我不去看,就不知道你在河东渗透,随便你吧

    要是能打败女真西路军,大宋也不亏,面对陈绍也好,面对完颜宗翰也罢,对他们来说都差不多

    这一日赖在太原城中已经五天的陈绍,正在房中,与萧氏对坐而食。

    过了今天,她就要离开了。

    萧氏很贴心地问道:“老爷,要不要留下几个西域的狐媚子伺候。”

    陈绍摇了摇头,“我要把心思用在打仗上。”

    萧氏笑了,嘴角牵起一抹浅涡儿,笑容虽带着几分戏谑,却仍是充满妩媚:“祝我家老爷旗开得胜,高歌猛进。”

    陈绍看着外面的,风中夹杂着一些雪花,马上又要到腊月了。

    当年在东京,话犹在耳。

    今年,又没法和师师一起守岁.——

    韩世忠再次获胜,缴获了不少物资,带队回营。

    数千骑兵一起行动起来,拉出来的阵仗比同等数目的步军大上好几倍。

    行军途中,卷起一路雪尘,盔铠反射雪光,更是耀眼夺目。

    云内之地,还残留的坞堡中,那些豪强在墙缝里,看见这等军容,都只觉得双股战栗。

    以前是女真,如今又来了一支定难军,两边在他们的土地上厮杀,而他们只能充当看客。

    甚至还会成为猎物和补充辎重的血包。

    好在不管是抢掠了整个契丹的女真人,还是为这一战潜心准备了好多年的定难军,都不是很缺粮草补给。

    这才没有对云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