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 第32章 满殿君臣不敢谈

第32章 满殿君臣不敢谈(2/3)

纲迈步走进殿中,看着官家的模样,心中就有些不喜。

    如今内忧外患,他还如此慵懒,岂是圣主所为。

    “臣李纲,拜见官家!”

    “李爱卿不必多礼,来人呐,赐座。”

    赵佶其实很不喜欢这个李纲,但此时好像到了用他的时候,赵佶说道:“听说你几次要见朕,所为何事啊?”

    因为朝廷的烦心事太多,赵佶已经很久没上朝了,也不跟自己的臣子见面,只有蔡京、梁师成、王黼这些心腹能见着他。

    今日难得召集群臣,也是在这艮岳内议事,来的臣子虽然不少,但是却都沉默起来,不怎么说话,让赵佶更加伤心气愤。

    李纲道:“官家,金人渝盟,边报狎至,人心震悚,官家此时应该振奋精神,带领国人御敌!”

    “如今河北军政废弛,该如何御敌?”

    “臣忧心如焚,彻夜难眠,思虑再三,草此十策,若官家肯纳,臣愿立下军令状,驱逐寇边鞑虏!”

    “哦?你有何计策?”赵佶脸色稍微好了一些,这就是他要保留一些旧党士大夫的原因,这些人虽然时常冒犯自己,但是遇到事往往能提出些办法来。

    不像童贯那刁奴,竟然直接跑了,在河间府也不回来。

    着实可恨!

    李纲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其一!立诛六贼!以谢天下!”

    “六贼?”赵佶脸色一下难看起来,冷笑道:“哪六贼?”

    “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

    在场的官员,全都低下了头,如今只有梁师成在殿内,此时面色如常,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反倒是赵佶,听到这六个名字,全都是自己亲厚重用之人,你说他们是六贼,不就是说自己没有识人之明,是个昏君么。

    眼看官家脸色难看,李纲怕他不让自己说完,赶紧道:“其二,擢拔忠良!委以重任!”

    “其三!固守要冲!扼敌咽喉!真定、太原、河间诸镇,当死战不退!

    其四!整军经武!汰弱练强!禁军糜烂,当刮骨疗毒!

    其五!广积粮秣!有备无患!速调江淮之粮入京,清仓查库!禁绝贪蠹!”

    “好好好,你倒是说说,谁是忠良。”

    “臣就是忠良!”

    赵佶被气笑了,嘴角噙着冷笑问道:“依你说,朕不用你,要亡国?”

    李纲没有踩这个语言陷阱,语气柔和下来,缓声说道:“昔日神宗、哲宗皇帝,温良敦厚,亲近贤臣,善纳忠言,君臣之间了无壅隔,地方百业兴盛,朝野百弊自除,若官家肯效法父兄,亲贤去佞,做垂拱之治,则御敌之事,自不须陛下挂心劳神。”

    “这么说,还有朕的罪过?”

    李纲点了点头,说道:“这正是臣接下来要说的,臣的第六策,便是厉行节俭!以纾民困!”

    李纲的声音陡然拔高,“请官家减宫掖之用,削日常奢靡之费。天下百姓皮骨俱尽,膏血已竭,民怨已深.其七,重赏功勋,激励士气,城上捐躯者,当恤其家;民间义士,当给其械!”

    “其八,去虚文,务实效,祥瑞吉兆,皆是虚妄;封赏滥授,徒耗国力,当尽撤之!”

    “其九,令出必行,禁绝反复,战和反复,朝令夕改,乃取败之道!”

    “其十,若陛下能明诏罪,则可亲临阵前,布告天下,坦陈己过,躬擐甲胄,以励三军!”

    “如若不能,请陛下传位太子,收整人心,以消民怨,使我大宋君民,上下团结,共赴国难。”

    砰的一声,赵佶将身边的玉圭打在地上,然后站起身拂袖而去,一句话也没有说。

    几个和李纲关系好的官员,尤其是东宫太子身边的官员,全都围了上来。

    有人称赞李纲有气节,敢犯颜直谏;也有人说他是太过冲动,如此举动,岂不是更让官家疏远贤良,亲近小人。

    李纲也不反驳,眼神坚毅,深吸口气,缓缓吐了出来。

    ——

    蔡府。

    面若冠玉,三缕墨髯的小蔡相公,此时就坐在堂中。

    他虽然惹下了滔天之祸,但是本人也不着急,依然嘻嘻哈哈,十分随意。

    “爹,那李伯纪摆明了拿您当垫脚石,借着骂您成就他的名声,爹你到底怎么想的,就没打算出手反击?”

    蔡京的气色,反倒比一年前好了些。

    看来权力确实是一味良药,他被罢相的时候,整个人看上去就跟枯树皮一样,眼看就要归西,老的不像样子。

    没想到,重归相位,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耗费心神整饬财计,裁撤禁军,内斗党争身体和精神竟然奇迹般好转了。

    他躺在榻上,一个俏丫鬟为他捏腿活动血脉,另外一个俏丫鬟为他在精致的小炭炉上薰香温汤。

    他一直没有说话,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折磨,他已经练就这样的本事-——自动过滤好大儿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