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 第231章 这教化,有点不对劲

第231章 这教化,有点不对劲(1/2)

    倭国江户城

    一间窗明几净的学堂内,数十名身着素雅襦裙的倭国少女端坐在小凳上,身姿笔挺,神情专注。

    朗朗书声自纸窗格后传出,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皆是纯正的汉家官话。

    讲台上,李秀才手持书卷,身着一身湛蓝色儒衫,脸上满是发自内心的欣慰与自得。

    他便是与陈知栋同批,自大明牢狱中被“请”来的归化儒教监之一。

    只是,他的境遇,与远在南洋受苦受难的陈知栋,简直是云泥之别。

    在这里,这些倭女,知书达理,温顺恭敬,简直是天生的好学生。

    这才叫王道教化!这才是圣人门徒该有的风范!

    他相信,用不了多久,自己就能为大明,为陛下,培养出一批真正心向王化、知晓礼仪的栋梁之才。

    在这里,他完全不需要声嘶力竭,更不需要动用戒尺。

    他甚至只需要轻轻咳嗽一声。

    “咳。”

    李秀才清了清嗓子。

    瞬间,满室书声戛然而止。

    数十名少女仿佛被施了定身法,齐刷刷地停了下来,鸦雀无声。

    她们挺直腰背,双手平放在膝上,目光齐齐望向讲台。

    李秀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女诫》有云,‘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此乃妇德之根本。”

    “然,何为‘义’?何为‘文’?其中深意,尔等谁能解之?”

    他目光扫过下方,最后落在一个跪坐在前排,容貌尤为清丽的少女身上。

    “樱子,你来答。”

    那名叫樱子的少女闻言,娇躯微微一震,随即起身,朝着李秀才,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万福之礼。

    “回禀先生。”

    “学生愚见,‘义’者,乃丈夫于天地间立身之大义,是为家国,是为纲常。男子再娶,或为延续香火,或为联姻结盟,皆系于此‘义’字之上,故为天理所容。”

    “而‘文’者,乃女子存于世间之本分,是为贞静,是为柔顺。女子一生,事夫为天,若心生二意,则德行有亏,家宅不宁,此乃人伦之常,故不可违。”

    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见解独到,竟隐隐超脱了《女诫》本身的束缚。

    “好!说得好!”

    李秀才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抚须长笑。

    “见解精辟,不落窠臼!樱子,你当真是老夫生平所见,最具慧根的女子!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他看着眼前的少女,如同看着一块未经雕琢的绝世璞玉,心中满是发掘了奇才的激动。

    如此良才美质,若能悉心教导,将来必能成为大明王道教化于倭国的典范!

    他顿了顿,温和道:“将你昨日所书的字,呈上来与为师一观。”

    “是。”

    樱子再次躬身,随后从自己的案几上捧起一张宣纸,迈着细碎的步子,恭敬地呈到讲台之上。

    李秀才接过宣纸,目光落在纸上。

    只见那雪白的纸面上,一行行秀丽端庄的蝇头小楷,工整得如同刻印出来的一般。

    笔锋有力,间架结构匀称,已颇有几分火候。

    “好,好字!”

    李秀才忍不住赞叹出声。

    他本就是个穷酸秀才,书法也只算尚可,可眼前这倭国少女的字,竟隐隐有超越他之势。

    这让他心中又是欣慰,又是感慨。

    他将樱子的书法展示给堂下所有学生观看,引来一片压抑着的惊叹与羡慕的目光。

    樱子站在一旁,低着头,脸上却难掩一丝得意的红晕。

    李秀才看着她,声音放得愈发慈和。

    “樱子,你且说说,你如此聪慧,又这般刻苦,所求为何?可是为了领悟圣人大道,光耀门楣?亦或是为了将来更好地辅佐家族,相夫教子?”

    在他看来,这般聪慧的女子,其志向定然也非同一般。

    这个问题,让堂内再次安静下来。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樱子身上。

    樱子抬起头,迎着李秀才的目光,也迎着所有同窗的目光。

    她再次深深一躬,再起身时,她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回先生话,学生所求,并非大道与家族!”

    她顿了顿,声音响彻整个堂室。

    “若此生能有幸,脱去这卑微的倭籍,成为一名真正的大明子民……”

    说到此处,她白皙的脸颊上竟浮现出两抹激动的潮红,声音也带上了几分颤抖。

    “再……再能嫁给一位来自天朝上国的将军大人……纵使为奴为婢,侍奉左右,学生亦心甘情愿,死而无憾!”

    话音落下,满堂死寂。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结了。

    李秀才脸上的笑容僵在嘴角,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觉得脑子里嗡嗡作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