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万龙湾的当家少妇们 > 第301章 革命了

第301章 革命了(2/4)

的长衫,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几分书卷气,却又比一般的读书人多了些沉稳。

    “玉儿,你怎么回来了?难道……”

    “爷爷,父亲,各位叔伯。”万恭玉走进祠堂的时候,人们纷纷投来复杂的表情,他对着众人拱手行礼,“外面的情况,我已经很清楚了。”

    万良典见到儿子,脸上露出一丝欣慰:“恭玉,你回来了就好。你在江宁这么长时间,见多识广,说说看,这民国,到底是怎么回事?”

    万恭玉在椅子上坐下,缓缓道:“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独立,现在袁世凯已经逼宫,隆裕太后怕是用不了多久就要下退位诏书了。这大清,是真的保不住了。”

    “那民国呢?”万温然追问,“这民国,能比大清好吗?咱们这些老百姓,还能安安稳稳过日子吗?”

    “不好说。”万恭玉摇了摇头,“现在各省各自为政,南方有孙中山的南京政府,北方有袁世凯的势力,局势还不明朗。我这次回来,就是想看看形势发展再说。要是民国真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咱们自然拥护;可要是天下大乱,咱们也得早做打算,保住万家寨的根基。”

    他的话,让祠堂里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些。族老们虽然还是担心,但有了万恭玉这个见过大世面的进士知府的分析,心里多少有了点底。

    万恭玉回到家时,龙小灵正和伊人在院子里打理菊花。她两个心思也比一般的女子沉稳,性子文静,却也颇有主见。而且都有通天本事。

    “回来了?”龙小灵见到二叔,脸上露出笑容,接过他手里的行李,“路上还顺利吗?”

    “还好,就是路上不太平,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抢粮了。”万恭玉叹了口气,“不过咱们这一带还算安稳。”

    伊人给万恭玉端来一杯热茶。

    “听说外面都在说革命,说得人心惶惶的。咱们家,会不会有事啊?”

    大嫂石淑贞急切的问。

    石淑贞两手牵着龙小灵和伊人的,对万恭玉道:“我跟小灵伊人商量过了,不管外面怎么变,咱们只要守好本分,做守法良民就行。上面要咱们剪辫子,咱们就剪;要咱们交粮,只要是合理的,咱们就交。不必惊慌,也不必跟人对着干。”

    万恭玉看着万家的当家少妇们,眼里满是赞赏。他知道,龙小灵不仅是他的二嫂,更是寨子里的贤内助。在这种乱世里,有这样一位沉稳的女子,是万家的福气。“你说得对。”他点了点头,“现在局势不明,咱们不能轻举妄动,先看看再说。”

    接下来的几天,万恭玉没闲着。他每天都去寨子里转,和乡亲们聊天,了解大家的想法,同时也暗中观察着县城里的动静。他发现,虽然大家对剪辫子还是有些抵触,但在他和万良典万恭存的劝说下,已经有不少年轻人主动剪了辫子。毕竟,没人愿意真的和“民国新政”对着干。

    七天后,当差役再次来到万家寨时,看到的是寨里的男人大多已经剪了辫子,虽然有些人还不太习惯,总忍不住摸后脑勺,但至少没有再出现反抗的情况。差役满意地回去复命,万家寨暂时恢复了平静。

    可这份平静,并没有维持多久。

    半个月后,胡县长亲自来了。

    胡县长还是以前的胡县令,只是换了身行头。他穿着一身灰色的中山装,戴着圆框眼镜,手里拿着一顶礼帽,脸上堆着笑,可那笑容里,却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算计。

    万良典和万恭存在寨口迎接。寒暄过后,胡县长开门见山:“万老爷,现在是民国了,咱们都是民国的子民。县政府刚刚成立,手头紧得很,想请万家寨为民国做点贡献。”

    万良典心里一沉。他知道,胡县长这话,说白了就是要粮要钱。以前,胡县令来万家寨,都是客客气气的,从不提这些过分的要求。可现在,大清没了,“功名罩着”的护身符不管用了,胡县长就露出了真面目。

    “胡县长,”万良典不动声色,“万家寨是耕读传家的人家,一向拥护朝廷……哦不,是拥护民国。只是今年收成不好,乡亲们的日子也不好过,怕是拿不出太多东西。”

    胡县长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万老爷,话可不能这么说。万家寨的家底,我还是知道的。不说别的,单说这二千亩两田,家里的积蓄就不少。现在民国初建,正是需要大家出力的时候,万家寨作为本地的望族,总不能置身事外吧?”

    这话里的威胁,谁都听得出来。万温然坐在一旁,气得浑身发抖,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他活了八十多年,还从没见过这么明目张胆索要财物的官员。

    就在这时,万恭玉进来了,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胡县长,为民国做贡献,是我们万家寨的本分,义不容辞。只是家里的财产,需要清点一下,看看哪些能捐,哪些不能捐。还请胡县长先回去,给我们三天时间。三天之后,我保证给胡县长一个答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胡县长见了万恭玉,也是吃了一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