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温然这时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串沉甸甸的钥匙:"我把库房的钥匙带来了。从今天起,库房的东西由你们三人轮流清点登记,每一件都要记清楚来历和特征,造册之后,一份藏在府里的密室,一份由小灵带去佛山。"他顿了顿,目光郑重地扫过三人,"这些宝贝是祖宗留下来的基业,更是咱们万家人乱世中的保命符,你们一定要妥善处置,半点差错都不能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孙儿明白!"三人齐声应道。
接下来的日子,万府上下都忙碌了起来。万良典每天关在房里和粮商书信往来,讨价还价,既要尽快卖掉地亩,又要尽量争取好价钱。他特意叮嘱粮商,交易要在私下进行,地契过户也找了相熟的官员秘密办理,不声不响间,五处边远田产就换成了一箱箱沉甸甸的银子。
万恭存和石淑贞则带着几个心腹家丁,开始清点库房里的宝贝。库房设在后院的阁楼里,平日里由专人看守,等闲人不得靠近。打开厚重的木门,一股混杂着檀香和陈旧木料的气息扑面而来。阁楼里摆满了紫檀木的架子,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宝贝:温润的和田玉璧、晶莹的翡翠摆件、古朴的青铜礼器、名家的书画卷轴...每一件都价值连城。
两人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件宋代的青花瓷瓶,石淑贞用软布轻轻擦拭着瓶身上的纹路,轻声说:"这瓶子是当年太爷爷从一个落魄的王爷手里买来的,据说还是宫里的贡品。"
万恭存点点头,在册子上认真记下:"宋青花缠枝莲纹瓶,高三寸七分,腹径二寸,完好无损。"他一边记录,一边感慨,"这些东西在太平年月是珍品,到了乱世,就成了催命符。若不是有佛山的次空间,我真不知道该把它们藏在哪里。"
清点工作持续了整整五天,每一件宝贝都经过仔细核对、登记造册,然后用柔软的棉纸包裹好,装进铺着稻草的木箱里。小灵则每天清晨带着一箱宝贝前往佛山,傍晚再悄悄返回。她的法术能隐匿行踪,就算路上遇到乱兵,也没人能发现她身上的木箱。
粮食储备的事情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万恭存让人在府里的十几个地窖里都堆满了粮食,大米、小米、面粉装得满满当当,足够府里几十口人吃上好几年。他还特意让人买了许多晒干的蔬菜、腌肉和咸菜,甚至储备了大量的药材和柴火。
这天傍晚,最后一箱宝贝被小灵送走,万良典也拿着最后一张地契换回的银票回到了府里。三人再次聚在良典房,脸上都露出了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如释重负。
石淑贞把一本厚厚的册子放在桌上:"所有宝贝都已经安全转移到佛山的次空间,这是登记册,上面记录了每一件宝贝的位置和特征。"
万良典推过一个铁盒子:"卖地的银子都在这里了,一共是三十五万两,还有一些散碎的银子,我已经让人换成了黄金,方便携带。"
万恭存点点头:"粮食和药材也都储备完毕,地窖的门已经用铁板加固,钥匙由爷爷亲自保管。府里的家丁也都进行了简单的操练,配备了刀枪,一旦有变故,也能抵挡一阵。"
这时,万温然走了进来,看到桌上的册子和铁盒,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们做得很好,没辜负我的期望。"他拿起那本登记册,轻轻摩挲着封面,"祖宗留下的基业,总算保住了。"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远处隐约传来几声狗吠。万温然走到窗边,望着天边的残月,轻声感叹:"不知道这乱世会持续多久,也不知道咱们万府能不能熬过这一关。但咱们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尽了最大的努力,剩下的,就看天意了。"
万良典、万恭存和石淑贞也走到窗边,四人并肩站着,望着沉沉的夜色。虽然前路未卜,但想到已经做好的万全准备,他们的心里都多了一份底气。
夜深了,万府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巡逻家丁的脚步声偶尔响起。所有人都知道,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来临,而他们能做的,就是守着这份家业,等待乱世过去,等待太平重现的那一天。
第二天,太阳刚刚爬上东山头,万家寨南门外想起一阵木鱼声,一个年老和尚边敲木鱼边念经。
“二虎,你快看看,这不是小少爷出生办满月酒的时候来的那个和尚吗?当时好像还送了四句偈语。”
大牛记性很好,毕竟他也受过和尚的点化。
“就是这个大师,你好生应付他,我去禀报大少爷!”
万良典和万恭存迎接出寨门口,二人上前作辑
“禅师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万良典和万恭存连忙上前见礼,姿态恭敬。
大禅师双手合十,微微一笑:“阿弥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