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万温然终于开口,声音坚定,“我答应你们。从今日起,东西院合为一体,统称万家大院,所有的产业、族人,都由东院统一管理。”
人群瞬间爆发出一阵欢呼声,不少人激动得抹起了眼泪。万良籍也松了一口气,悬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不过,”万温然话锋一转,目光变得严肃起来,“合院之后,规矩不能乱。”他看向身后的恭存,“恭存,大顺郝田,你明天带几个人去西院清点产业,登记族人,所有的账目都要公开,任何人都不能私吞产业、欺压族人。”
“是,老爷子!”众人躬身应道。
“还有,”万温然看向万良籍,“良籍,西院的事,你暂时多费心。良书那边,要好好照料,毕竟他也是万家的子孙。”
万良籍连忙躬身:“谢老爷子信任,我一定照办。”
当天晚上,东院的人送来了米粮和药材,还帮着在西院搭了灵堂。白色的挽联挂满了院子,烛火摇曳,映着众人悲戚的脸庞。万良籍站在灵堂前,看着灵位上“万公温杰之位”“万公恭同之位”的字样,心里五味杂陈。他跟这两个人斗了半辈子,可如今他们不在了,他心里却没有半点痛快,只有说不出的沉重。
“二老爷,大老爷醒了!”一个伙计兴奋地跑进来,打破了灵堂的寂静。
万良籍赶紧往万良书的房间跑,刚进门就看见万良书靠在床头,脸色苍白,嘴唇干裂。见他进来,万良书动了动嘴唇,声音微弱:“良籍……西院……”
“你别说话,先好好养着。”万良籍按住他的手,语气缓和了些,“西院没事了,我已经求大伯把东西院合为一体了,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欺负咱们了。”
万良书眨了眨眼,眼角滑下一滴眼泪。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一阵咳嗽打断。万良籍连忙递过水杯,看着他喝了几口,才接着说:“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往后咱们好好打理田庄,不给万家丢脸。”
万良书点了点头,闭上眼睛,眼角的泪还没干。窗外的月光照进来,落在他脸上,也落在房间里的药碗上,映出一道微弱却坚定的光。
万良籍走出房间,抬头看向夜空。星星很亮,比西院遭劫前亮多了。他知道,万家的难关还没过去,西院的产业还得慢慢恢复。但他心里不再慌了,因为他知道,从今往后,万家不再是东院和西院,而是一个整体,是所有万家人的依靠。
第二天一早,恭存就带着人来清点西院的产业。族人们围在旁边,看着账房先生一笔一笔地记录,脸上渐渐有了笑容。万良籍站在南坡的田埂上,看着东院派来的农艺师教佃户改良土壤,心里踏实了不少。他想起温然老爷子说的话——“万家是一家人,只有拧成一股绳,才能走得远”,觉得这话比什么都对。
远处的东院传来了学堂的读书声,清脆响亮,像极了新生的希望。万良籍知道,从今天起,万家再也没有东西之分,只有一个名字——万家大院。而他要做的,就是和所有万家人一起,把这个家撑起来,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远在县城的吕老大听说了西院的事,心急如焚,赶到西院看望妹妹吕秀姑。
吕秀姑孤独的在别院里,吃的没吃的,喝的没喝的,
“大姑,可算找着你了!”
皮猴子眼疾手快,首先找到的他大姑。
皮猴子赶紧招呼吕大等人过来。
吕大脸色一变,赶紧掏出个水囊递给她:“你先别急,喝口水缓缓,我先把你接回药铺,咱再想办法。这仇必须得报。”
秀姑接过水囊,咕咚咕咚喝了几口,心里的慌乱才稍稍压下去。她跟着皮猴子等人往县城走,一路上都低着头,生怕被人认出来。等到了吕氏药铺门口,看着那挂着“悬壶济世”的幌子,她悬着的心才彻底落了地。
药铺的后院里,请来的匪徒领班正坐在石桌旁抽烟,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他穿着一身藏青长衫,手指上戴着个玉扳指,看着温文尔雅,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人当年在新沂做过寇,手里沾过血,性子狠辣得很。
“哥!秀姑一进院就扑过去,声音里满是委屈,“我们栽了!东院有官兵,还有厉害的护院,西院也不没了!”
秀姑见到吕二吕三还有吕四,委屈一下子窜上喉头。
匪徒领班把烟杆往石桌上一磕,火星溅了一地。他抬头看向吕秀姑,眼神里满是戾气:“我已经听说了。东院的万温然倒是有本事,还能请动官兵。不过,大妹子,咱还轮不到别人欺负!”
他站起身,踱了两步,手指在石桌上轻轻敲着:“当年在新沂,谁不知道我没吕老大的名号?就算现在开了药铺,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这次秀姑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定要让万家东院付出代价!”
话音刚落,院门外就传来了脚步声。又有几个匪徒头目进来了,身后还跟着几个身材魁梧的汉子——都是当年和吕老大一起在新沂为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