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苍梧城时,子它已经在军营中忙碌了。
李明衍站在高处远远望去,只见这个赵国贵族正在与各营将领逐一交谈,手中拿着厚厚的册子。
"在做什么?"李明衍问身旁的陆伯。
"回主公,子它在清点军籍,说是要把每个营的情况都交代清楚,免得邓帅接手时有疏漏。"
李明衍微微颔首,邓帅…,邓起这个新名头,真不赖,李明衍为邓起高兴。
午后,子它又出现在粮仓。
他亲自带人清点存粮,每一个数字都要核实三遍,然后详细记录在册。
"这般细致,倒是出乎意料。"庄贾在旁边说道,"属下还以为他会藏些私心"
李明衍摇头:"你们别小看子它。他是聪明人,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确实,子它的表现完全出乎众人预料。
他不仅没有任何拉帮结派的举动,反而主动找邓起商议交接事宜。
第三日傍晚,议事厅中。
子它将一摞厚厚的册子放在邓起面前:"邓兄,这是北民各营的详细情况。包括每个领头将领的特点、籍贯构成、装备情况、训练进度等等。"
邓起翻开一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录得极为详尽。
甚至连某个百夫长家中有几口人、某个士兵有什么特长都写得清清楚楚。
"这..."邓起惊讶地抬头,"子它兄,你对北民们的了解,真是太让我敬佩了..."
子它正色道:"主公将北民交给邓兄,便是对邓兄的信任。我既然要随主公远行,自然要把手头的事情交代清楚。"
他又取出另一份册子:"这是我这段时间总结的一些管理心得。邓兄治水是行家,但北民中有军务,管理军队可能还需要适应。这些经验,或许能帮上忙。"
邓起接过一看,里面不仅有管理方法,还有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的预案。
显然,子它是花了大量心思准备的。
"还有,"子它继续道,"军中有几个刺头,平时比较难管。我已经分别谈过话,他们答应会配合邓兄的管理。但邓兄还是要多敲打,这几个人的名单在这里..."
陆伯在旁将这一切看在眼里,随后默默的离开。
"主公,"陆远轻声道,"看来无需多虑了。子它此人,确实忠心。"
李明衍淡淡一笑,"还早。"
但他心中,对子它的评价确实又高了几分。
能够在这种时候克制住自己的杂念,专心做事,确实难得。
当夜,李明衍召见子它。
"子它,你的表现,我都看在眼里。"李明衍开门见山。
子它恭敬地行礼:"主公明鉴,属下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你不必自谦。"李明衍笑了,"有多少人能把分内之事做到这个程度?"
他站起身,走到子它面前,盯着他的眼睛说:"我也知道你在想什么。你怕我不信任你,所以格外用心。"
子它不敢直视李明衍的眼睛,俯身低下头:"属下不敢。"
"不必否认。"李明衍拍拍他的肩膀,"谨慎用心是美德。你做得很好,比我预期的更好。"
"这次去蜀地,路途遥远,可能会有危险。你真的想好了?"
子它抬起头,语气坚定:"能够亲眼见证禹工遗迹,了解上古先贤君王之道,是属下的荣幸。至于危险...属下既然选择追随主公,就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好。"李明衍满意地点头,"你能这么想,便已是为祖上争光,待到见到禹王最后一处之时,你已是将你的先祖,与禹王相连,你的家族,再也不用背负碌碌之辈之心结。"
"到时,我陪你祭祖,我愿以赵太子,平原府所信任,为你正名。"李明衍摸着子它的头,低声说道。
"主公!"子它的脸已经被兴奋涨红,他终于敢于直视李明衍的眼神。
其中的光芒,让他心折神迷。
"去准备吧!"李明衍长袖一挥。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