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 > 第316章 到达边境

第316章 到达边境(1/2)

    武威城的天际刚泛起一丝鱼肚白,晨雾依旧笼罩着这座西北雄城。

    方南已然起身,拒绝了观察使刘珩安排的送行仪式。

    “石头,传令下去,即刻出发。”方南下令。

    “是!”

    队伍迅速集结,没有号角,没有鼓声,只有马蹄踏在青石板上的声响,车轮的滚动声。

    整支队伍出了武威城的西门,融入了苍茫的黄土原野。

    一路向西北而行,景色愈发荒凉。

    绿色几乎绝迹,裸露的黄土沟壑纵横,狂风卷起沙尘,打在人的脸上生疼。

    队伍顶着风沙,沉默地前进。

    经过数日艰苦跋涉,远处的地平线上,再次出现了一座城池的轮廓。

    城楼上,凉州两个大字依稀可见,这里已是真正意义上的边境州府,再往西,便是那片令人望而生畏的大漠。

    离凉州城尚有数里,方南再次抬手,下令全军止步。

    “石头,打出仪仗,整肃军容。”

    石头利落地应道:“得令!”

    “方”字大旗、“奉旨安西宣抚”、“骠骑大将军方”三面大纛在西北风中傲然舒展。

    王二蛋率领五十名特种队员迅速披挂整齐,甲胄在稀薄的阳光下反射着冷硬的光泽,分列方南左右。

    整个队伍瞬间从一支风尘仆仆的赶路队伍,转变为一支散发着凛然杀气、令人不敢直视的精锐之师。

    浩荡的队伍向着凉州城行进,城头守军早已发现,飞驰入城禀报。

    当方南抵达城门时,城门已然洞开。

    一队文武官员早已在此恭候,个个面色肃然,带着边地官吏特有的风霜与精干之气。

    为首两人快步迎上。

    文官约莫五十岁年纪,面容清癯,眼神中透着谨慎与疲惫,身着四品云雁补子官袍,正是凉州知府张启年。

    武官是一位身材魁梧、面色黝黑、脸上带有一道浅浅刀疤的壮年将领,身着从三品参将甲胄,乃是凉州边军主将李振武。

    两人见到方南仪仗,那“骠骑大将军”和“奉旨安西宣抚”的旗号,不敢有丝毫怠慢,躬身行礼:

    “下官凉州知府张启年,恭迎靖海侯、大将军!”

    “末将李振武,参见大将军!”

    方南勒住战马,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官员将领,将他们的神情尽收眼底,这才翻身下马。

    方南上前一步,虚扶一下,淡然道:“张知府,李将军,诸位不必多礼。本侯奉皇命西行,途经凉州,日后剿匪安民,还需倚仗诸位鼎力相助。”

    张启年连忙道:“侯爷言重了,配合钦差、保境安民乃下官分内之责,侯爷但有差遣,凉州府上下定当竭尽全力。”

    李振武抱拳道:“末将及麾下儿郎,谨遵大将军号令!”

    方南点头:“如此甚好,此处非讲话之所,先进城吧。”

    “侯爷请!”

    一行人簇拥着方南入城。

    凉州城内远比武威萧条,街道上行人不算多,行色匆匆,商铺远不如内地繁华。

    来到凉州府衙,分宾主落座后,方南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出示了圣旨、身份文书和可以节制边军兵权的虎符。

    看到虎符,李振武与张启年一同再次起身,郑重行礼:“臣等(末将)接旨!谨遵侯爷(大将军)调遣!”

    方南让人收起圣旨虎符,沉声道:“情况紧急,本侯便长话短说,此次西行,首要目标乃是肃清商路匪患,查明背后缘由。”

    方南看向张启年:“张知府,我队伍中马车难以在沙漠中行进,需将全部马车更换为骆驼,还需全军深入大漠所需的粮草、饮水、燃料、药品,防寒之物,全军休整一日,明日清晨出发,可能办到?”

    张启年略一思忖,点头道:“侯爷放心!下官即刻亲自督办!凉州虽贫瘠,但骆驼和这些物资尚有储备,定在天黑前备齐,送至侯爷军营!”

    “好!”方南点点头,看向李振武:“李将军,边军近来可有大漠或楼兰方向的异常军报?沿途匪患活动范围、规律,可知晓?”

    李振武面色凝重:“回大将军,末将已整理近半年所有边报及巡哨记录。那些马匪极其狡猾,来去如风,行踪飘忽,多选择商队疲惫或地形复杂处下手。”

    “马匪装备精良,战术娴熟,绝非普通匪类,近来其活动愈发频繁,甚至有小股边军巡哨队遭遇袭击,伤亡惨重。”

    “楼兰边境驻军数量明显增加,巡逻范围向外扩展了数十里,对我方巡哨戒备心极重,末将怀疑,匪患与楼兰脱不了干系。”

    方南听着与刘珩提供的情报相互印证,沉声道:“将这些卷宗一并送至我处,此外,大军进入大漠后,凉州防务需加强。”

    “末将明白!”

    交代完毕,方南便起身告辞,在府衙属官引领下,前往驿馆休息。

    方南需要时间,研读从武威带来的关于西域的情报,结合李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