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 > 第307章 爷孙俩的金殿荣光

第307章 爷孙俩的金殿荣光(2/3)

朕可以给你一个机会。”

    天皇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强烈的求生欲,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

    建武帝继续道:“现今扶桑故土,已被逆臣藤原氏窃据,僭越称制,且其正率尔之旧部,攻伐朕之藩属高丽,荼毒生灵。”

    “朕欲助你返回扶桑,让你去讨逆复国,清理门户,你可能做到日后谨守臣节,永不再犯?”

    承和天皇闻言,简直是喜从天降,这比预想中最好的结局还要好。

    承和哪里还敢有半分犹豫,连连以头抢地,磕得金砖砰砰作响,额头上瞬间一片通红:“能!罪臣一定能!罪臣叩谢陛下天恩!谢陛下给罪臣机会!”

    “罪臣若能复国,定当世世代代,奉天朝为父邦,永为不叛之臣!若有违逆,人神共弃,天诛地灭!”

    “好,记住你今日之言。”

    建武帝微微颔首,吩咐道:“将扶桑国主及其眷属、臣僚,移往四方馆驿,依藩国君主礼遇妥善安置。”

    “谢陛下!谢陛下隆恩!”天皇感激涕零,语无伦次,被两名侍卫搀扶着,踉踉跄跄地退了下去。

    殿中不少大臣看着那失魂落魄又欣喜若狂的背影,眼中闪过轻蔑与冷笑。

    兵部侍郎手捧笏板,出列详细禀报目前扶桑和高丽的战局。

    舆图被抬上殿,侍郎指着地图,条分缕析。

    藤原库之助率领的扶桑主力已基本控制南高丽全境,正与南北高丽联军在汉阳一线对峙,战事现在胶着。

    扶桑移民仍在不断涌入占领区,扶桑势力持续膨胀,高丽境内反抗不断。

    建武帝抚须称赞道:“镇国公老成谋国,此驱虎吞狼,坐收渔利之策,甚好!”

    “如此一来,藤原氏为我大楚前驱,替我朝消耗高丽国力,自身亦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镇国公出列,躬身奏道:“陛下圣明,老臣愚见,当下应速护送扶桑天皇及降将返回九州岛。”

    “将我军俘获整编的十数万扶桑协从营士卒,交予天皇统带,令其返回扶桑海岸,收拢尚未曾渡海的数百万扶桑百姓,重整旗鼓。”

    “支持其渡海前往高丽,讨伐藤原逆贼,助其夺回天皇正统,清理门户,令扶桑人与高丽人相互攻伐,彼此消耗。”

    “待其两败俱伤,国力耗尽,民疲兵乏之时,我天朝王师出兵,以吊民伐罪之名,一举平定高丽半岛,将其彻底纳入大楚版图,届时东海可永靖矣!”

    “善!”建武帝抚掌大笑,“老公爷算无遗策,深合朕意,我大楚可不费吹灰之力,尽收两国之地,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满朝文武纷纷躬身附议:“臣等附议!老公爷深谋远虑,此策大善,陛下圣断!”

    建武帝目光扫过文武百官,最终落在镇国公和方南身上,朗声道:“征扶桑一役,靖平海疆,有功之臣,朕已遣使犒劳三军,封赏诸将。”

    “主帅镇国公及其孙方南,功勋尤着,冠绝三军,朕特留待今日,于这金殿之上,亲自封赏,以彰其功!”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爷孙二人身上。

    “镇国公听封!” 礼部尚书展开第一份明黄圣旨,高声宣道。

    “老臣在!”镇国公大步出列,来到御阶正前方,躬身行礼。

    礼部尚书声音洪亮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镇国公世受国恩,忠勇性成,宿着勋劳。”

    “此次膺任帅钺,总督远征扶桑之役,临危受命,老骥伏枥。”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统率三军,进退有度,终克奏肤功,犁庭扫穴,擒其酋首,献俘阙下,厥功至伟!”

    “实乃国之柱石,朕之肱骨,公已位极人臣,爵封国公,然功高不赏,朕心难安。”

    “特授太师衔,领天下兵马大都督,赐丹书铁券,免死金牌,身后配享太庙!”

    “另赐东海明珠十斛,西域宝玉十箱,黄金万两,蜀锦千匹,御马十匹,钦赐‘国之干城’匾额”

    “另念公年高德劭,劳苦功高,特恩及子嗣,以示荣宠:子方乐江,擢升为河东道巡察使;子方乐原,擢升为岭南道按察使!望卿永葆忠贞,共襄盛世!钦此!”

    这份封赏之厚重,可谓达到了人臣之极致。

    太师乃是三公之首,正一品,虽为荣衔,却代表着无与伦比的尊荣地位。

    天下兵马大都督是极高的荣誉军职,非功盖寰宇者不得授。

    丹书铁券、免死金牌、配享太庙,更是保障身后哀荣、荫庇子孙的极致恩典。

    加上那令人咋舌的金银珠宝、御马锦缎赏赐,以及荫及两子,皇恩之浩荡,简直前所未有!

    殿内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叹吸气之声,无数羡慕、敬佩、嫉妒的目光投向那位白发老帅。

    镇国公亦是心潮澎湃,深深叩首下去:“老臣,叩谢主隆恩!陛下厚恩,老臣纵粉身碎骨,难报万一,必当鞠躬尽瘁,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