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 > 第300章 美食与风筝

第300章 美食与风筝(2/3)

忆和手艺,亲自下手制作。

    选了几根粗细均匀的竹篾,用小火微微烘烤,巧妙地弯成燕子的形状,细心地用丝线扎紧骨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哥哥,这是什么呀?”小玉儿好奇地围着方南转来转去,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方南手中的动作。

    “这是风筝,等做好了,它能飞到天上去。”方南笑着回答,手上动作不停。

    韧纸仔细地裱糊在竹架上,确保每一处都平整紧绷。

    方南用调好的颜料,拿细毛笔在风筝面上仔细勾勒,先画出燕子圆溜溜的眼睛,再描出剪刀状的尾巴,最后用鲜艳的红色点缀羽毛。

    不大功夫,一个栩栩如生的燕子风筝就做好了。

    方南又做了几个菱形风筝,用彩笔在上面画上吉祥的云纹和福字。

    看着哥哥手中从未见过的稀奇玩意,小玉儿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围着方南问个不停。

    方南笑着牵起妹妹的小手,来到院子里,示范如何放飞。

    方南让小玉儿拿着风筝,自己拉着线,逆着风小跑几步。

    风筝借着秋风,摇摇晃晃地升上天空,越飞越高。

    “飞起来了!飞起来了!”

    小玉儿和旁边的春桃、秋菊两个小丫鬟都发出了惊喜的欢呼声,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天空中那翱翔的“燕子”。

    “哥哥好厉害!飞得好高呀!”

    小玉儿兴奋地拍着小手,蹦跳着要去拉风筝线。

    方南怕风大妹妹抓不住,便半蹲着,将线轴交到小玉儿小手里,自己的大手则稳稳地覆在上面,小心地控制着。

    玩了一会儿,小玉儿觉得不过瘾,嚷嚷着要去更宽阔的地方放风筝。

    方南抱起小玉儿,叫上春桃、秋菊,带上石头和小狼旺财,一行人乘坐马车,出了城门,来到南郊一片开阔的草地上。

    秋日的午后,阳光和煦,微风习习,正是放风筝的绝佳天气。

    方南给妹妹和两个小丫鬟每人一个风筝,教她们如何放飞。

    风筝在湛蓝的天空中自在翱翔,小玉儿高兴得咯咯直笑,牵着线在草地上奔跑。

    春桃和秋菊也玩得忘了形,裙裾飞扬,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快乐。

    小狼旺财更是兴奋得上蹿下跳,追着风筝的影子撒欢狂吠。

    方南护着小玉儿,生怕妹妹跑得太快摔着,或是被风筝带倒。

    石头守在一边,看着马车注视着四周。

    这放风筝新奇的一幕,吸引了周围不少同样在郊游踏青的游人。

    衣着光鲜的富家子弟,普通的百姓,都从未见过能飞得如此之高、如此之巧的纸鸢,纷纷驻足围观,脸上露出惊奇和羡慕的神色。

    有几个胆大的人上前来,客气地询问方南:“这位公子,恕我等眼拙,不知您这……这能飞上天的奇巧之物,是在何处购得?真是前所未见,妙不可言啊!”

    方南闻言心中一动,这个时代确实还没有“风筝”这种东西。

    这看似简单的小玩意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方南当下便对那几位询问的人笑道:“此物名为‘风筝’,是在下闲暇时琢磨出来的小玩意。诸位若喜欢,再过七日,可到东市镇国公府名下的‘杂货坊’去看看,届时应该会有售卖。”

    众人一听,纷纷记下,一位衣着华贵的男子表示:“我定要买上几个,送给家中的弟妹们玩耍。”

    尽兴而归,小玉儿因为玩得累了,很快便在嬷嬷怀里沉沉睡去。

    方南找来方伯,叫了几个府里的匠人。

    方南在院子里再次演示了风筝的放飞,让方伯和匠人们震惊不已,啧啧称奇。

    “少爷,这...这纸鸢怎能飞得如此稳健?”一位老匠人不可思议地问道。

    方南微微一笑,解释道:“这其中关键在于平衡,风筝的重心要适中,左右对称,尾部还要加上适当的飘带,以保持稳定。”

    “你们看,这竹架的粗细要均匀,绑扎要牢固但又不失灵活,蒙纸要绷紧,不能有褶皱......”

    方南将风筝的制作原理、选材要求、扎制技巧、平衡调整等关键要点,一一传授,并当场画了几种常见风筝的造型图样,如沙燕、蝴蝶、金鱼等。

    “方伯,您看此物可能售卖?”方南笑问。

    方伯是何等精明之人,立刻看到了其中的巨大潜力:“少爷奇思妙想,此物不仅孩童喜欢,便是大人见了也觉有趣,若能制作售卖,必定风靡京城。”

    “老奴这就组织人手,挑选灵巧的工匠,开始大批量制作各种样式的风筝,保证七日后,‘杂货坊’准时上市!”

    方伯雷当即吩咐下去,派人采购大批竹篾、韧纸和丝线,召集工匠研究图样,分工合作,准备在杂货坊辟出专门区域陈列风筝......

    晚膳时分,方乐山从衙门回来了,饭桌上对猪肉做的菜肴赞不绝口,连喝了两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