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好数百套桌椅,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与昨日外场的喧腾热烈相比,内场的气氛显得严肃而安静。
内场考的是军事理论素养,通常是两部分:一是默写《武经七书》中的指定段落,考察对传统兵法典籍的熟悉程度。
二是根据考官给出的边疆防务情境或经典战例,撰写一篇策论,阐述自己的用兵方略、攻守之计、后勤保障等,考察实际谋略和军事思想。
这对于接受过系统教育、遍读兵书,且有着超越时代军事眼光的方南而言,几乎是信手拈来。
默写部分,方南笔走龙蛇,一字不差。
策论部分,方南选取了关于如何应对北方蛮族袭扰的议题,引经据典,深刻阐释了情报网络构建、精兵训练、后勤革新、发展新式武器等独到见解。
石头底子相对薄弱,在方南长期的熏陶下,默写部分勉强完成。
到了策论,石头另辟蹊径,完全抛开华丽的辞藻,结合自己在扶桑的战斗实践,写了如何挑选精锐士卒、如何锤炼实战技巧、如何保持行军士气、以及冲锋陷阵时注意事项的真切体会。
当方南与石头最后走出演武厅时,阳光正好,历时两天的京畿道武举乡试,终于全部结束。
两人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
“走吧,”方南拍了拍石头的肩膀,“回去好好歇息两日,接下来便是静候佳音了。”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