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 > 第287章 繁华的平溪村

第287章 繁华的平溪村(1/3)

    翌日清晨,方南用过早饭后,去找了一趟石头。

    “少爷,这么早就起来了?”石头问道。

    方南摆摆手“今日我去封地,昨日交代你的事,抓紧去办,去找方伯挑人的时候,要绝对可靠的。”

    石头郑重地点头:“少爷放心,我晓得轻重,一定把那个陈三和背后的人摸个底掉!”

    “嗯,去吧,低调行事。”方南叮嘱了一句。

    石头领命,匆匆而去。

    方南去了膳厅,老太君和母亲方王氏早已坐在桌前,桌上摆着清粥小菜、水晶包子、几样精细点心。

    “南儿来了,快坐下。”老太君慈爱地招手,“昨日辛苦,怎不多睡一会儿?”

    “祖母,娘,我不累。”

    方南笑着坐下,给两位长辈夹了点心。

    “今日我想去平溪村看看,不知那边情形如何了。”

    方王氏闻言露出关切:“才刚考完,也不多歇息两日?村子有方岳他们看着,出不了岔子的。”

    “心里记挂着,去看看也安心,况且在考场里待了三天,正好出去活动活动筋骨。”方南喝了一口粥,笑着说道。

    老太君便不再阻拦,只是细细叮嘱:“去吧去吧,知道你惦记着你那摊子基业。骑马当心些。”

    “不妨事,就在京郊,路也熟。”方南用完早饭,起身道,“祖母,娘,那我便去了。”

    辞别了家人,方南一人一骑,出了国公府侧门。

    座下的马匹兴奋地打了个响鼻,蹄声嘚嘚,轻快地小跑起来。

    清晨的京城街道已是人来人往,各种叫卖声、车轮声、脚步声交织成一片。

    方南控着马缰,不疾不徐地穿行在人群中,感受着这久违的气息。

    出了城门,官道变得宽阔起来。

    方南轻轻一夹马腹,马匹立刻撒开四蹄,沿着平坦的官道奔驰起来。

    风声在耳边呼啸,两旁的树木农田飞速向后掠去,畅快淋漓。

    约莫小半个时辰后,方南感觉到前方的官道变得不同以往。

    记忆中,通往平溪村的这条路也算官道,时常半晌见不到一个人影。

    如今离村子还有差不多十里地,远远的就看见一片繁华的景象。

    官道上来来往往的马车和行人明显增多,而且大多都是朝着平溪村的方向。

    有满载着货物、蒙着油布的马车,车把式吆喝着赶路。

    有挑着担子的货郎,担子两头晃悠悠地挂着各色杂货。

    有骑着毛驴的妇人,身边跟着牵驴的汉子,似是走亲戚的模样。

    还有许多穿着各色衣衫的百姓,三三两两结着伴,说说笑笑地往村子方向赶。

    靠近平溪村,繁忙的景象就越是显着,路旁还能看到一些歇脚的茶摊,生意也相当不错,坐着不少行商模样的人。

    方南心中惊讶,不由放缓了马速,仔细观察着这一切。

    离家不过半年,平溪村的变化竟如此之大?

    方南又行了一段路,能望见平溪村的轮廓了。

    村子那道高大坚固的青砖围墙,在阳光下显得巍然肃穆。

    围墙之外,沿着官道两旁的广阔空地上,竟然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大片大片的建筑。

    这些建筑显然都是新修的,样式不一,高低错落。

    有青砖瓦房的正式商铺,门口挂着幌子招牌,“刘记杂货”、“张氏布行”、“王老五饭馆”等等。

    也有稍微简陋些的棚户式的摊点,支着棚子,摆着货架,卖着瓜果蔬菜、针头线脑、小吃零嘴。

    方南看到了一个用木栅栏围起来的简易牲口市场,里面拴着些驴、骡子,甚至还有几头牛,有人正在那里讨价还价。

    这片新兴的城外街市人流如织,摩肩接踵,吆喝声、议价声、车马声、牲畜叫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副极其热闹、充满生机的市集画面。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味道,新出炉的烧饼香气、油炸食物的味道、牲畜的气味、生活气息浓郁而真实。

    方南心中震撼更甚,几乎快要认不出这里了。

    这哪里还是半年前那个略显冷清、主要依靠内部作坊的村庄?

    俨然已经发展成了一个重要的区域性商贸节点,充满了蓬勃的活力和浓郁的人间烟火气。

    方南骑着马,随着人流缓缓靠近村子的主城门。

    城门口比以往森严了许多,有两名穿着统一制式青色劲装、精神抖擞的护卫队员在值守。

    护卫队员对进城的人,尤其是生面孔,都会进行盘问和检查,程序一丝不苟,眼神锐利,显然训练有素。

    方南这张面孔对于年轻队员来说颇为陌生,刚靠近,便被其中一人伸手礼貌地拦了下来。

    “这位公子,请留步,看您面生,是第一次来我们平溪村吗?请问入村所为何事?”那名年轻队员不卑不亢地问道,目光扫过方南带着审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