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明中岳之后,手握镇抚司。现在还没有展现出残忍,但獠牙已现。就像一头猛虎,不能因为它安静的像只猫咪就可以轻视。
一个是徐阁老之孙,当朝驸马。朝廷,军方,皇室都沾边。更恶心的是,与鬼王还是师兄弟关系。仅这一点,别说站在最前,与徐阁老并排坐着,都没人敢质疑他的资格。
另一边,是本次的两位主考,小干王和王子渊。
有官员低声问:“驸马,我看这次秋试发了三榜。除了进士榜百名,明算榜上全都工部后补,明法榜上全都刑部后补,这是什么意思呀?”
徐骄低声说:“要大改革了,大人小心点,想想自己有没有尾巴被人踩到……”
明居正听在耳朵里,心想:徐骄这人虽然霸道,可在百官心里,怕最欣赏的就是他。因为他霸道的,恰也是百官不敢惹的人。打击风灵卫,杀了方迎山,都是大快人心的事。平日,也没有仗势欺人的架子,反而比他更觉平易些。
秋试科举,实际上就是他在主理,可要打听些什么,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却是徐骄。
又有官员小声问:“驸马,怎么改?”
他们倒不是多喜欢徐骄,只是想着相比于其它人,身为阁老孙子的驸马,应该知道的更多。
“专业化,职业化,系统化。一句话,就是削权,不过和帝都无关,诸位不要过分担心。”
话刚说完,就听奉天殿外脚步沉重。回帝都述职的大将军们到了,当然是以小胜王为首。刚进大殿,就莫名的一股压力,不愧是久经沙场之辈,那眼神,看谁都不像活人。
徐元坐在最前,眯着眼睛,没有睡好的样子。他或许觉得自己孤单吧,独孤鸿和明中岳相继离世,如今,自己对面空空荡荡。
一众大臣上去寒暄,小胜王走到徐骄身前:“驸马,秋试结束,怎么不回府呢,姐姐都担心你受不住连夜累日的苦。”
徐骄摆出一副不耐烦的神色:“这女人,越到三十岁,越是难伺候……”
大殿上都是过来人,很能理解他这句话的无奈。
一声清亮高喝:“陛下到……”
百官跪下迎接,徐元老头也站了起来。这一刻,大殿全是卑躬屈膝之态。只有徐骄,神态自若,站的笔直。
没办法,人家是鬼王师弟,有资格轻视皇权。即便徐骄啥也不是,也比大殿上所有的人背景都硬。
所有人都清楚,今日的天下,之所以还能姓明,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鬼王。
这是个很不正常的现象。
天下应该皇权最大,他们是皇权的代表。可天下真正最大的,是像鬼王那样超凡脱俗,翻手之间便能改变局势的世外高人。
这太不应该了,世上不应该有这样的人存在。所以几百年来,禁武灭道,不只是帝王家的想法,也是百官的想法。
明帝的脸色好了很多,但还有些苍白,一副大病初愈的样子。
明帝落座,对徐元说:“阁老也坐吧。”
徐元谢恩。
明帝说:“朕近来身子不好,稍有好转,不敢怠惰,有负天恩。诸位臣公,可有急奏要事。”
当然没有。这帮大臣,巴不得皇帝不上朝才好。
徐元说:“陛下安心,近来四海昌平。只有北海边患,眼看天气转凉,乌戈尔人又要扰边。北海行军总管杨定,请求朝廷增派援兵物资。军机处想着,北海不能年年如此,故而请了驻防各地的大将军回都述职,共同商议出个一劳永逸的办法……”
“嗯,海后说过,我也看了军机处的折子,做的很对。”明帝说:“这是今日第二项议事。第一项,今次秋试科举,出现不少人才。”他看向王子渊和小干王,问:“你们两个是此次科举的主考,可还顺利么?”
王子渊说:“顺利!”
小干王说:“陛下,选人是其次,关键在于用人。此次科举,颇有些意外,似乎有考题泄露之嫌疑……”
徐骄心道:去你妈的,我收了那么多金子,你不知道么?考题泄露,难道是个秘密?别人都不说,就你来说。他妈的是冲着我来的,不是我,你早死在大理寺酷刑之下了。这傻缺玩意儿,山主还要我支持他……
明帝脸色一寒:“有这种事。”看向了王子渊。
王子渊说:“儿臣不知。应该不会,考题是镇抚司保管。开考之前,没人知道考题是什么,怎么会泄露呢。外面倒是有传言,说是驸马……”
明帝看向徐骄。
徐骄立刻说:“这是妥妥的冤枉呀,属于诽谤,传播谣言。明居正,我现在向镇抚司报案,你得给我个清白。我倒要看看,是谁在污蔑我。”
有个官员站出来说:“驸马,你成箱成箱的金子往府里收,难免让人多想。”
徐骄看那官员,是个御史。心道:都察院的人胆肥了,敢出来敲边鼓。这是连徐元都不给面子了么?都御史冯仑好像是明中岳的学生,怎么敢跳出来找事儿。
徐元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