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397章 粮食来源

第397章 粮食来源(1/2)

    江西会馆和湖广会馆,由王管事带着林远前去拜访。

    林远一路护在身边,以防不测。

    江西会馆的处境比浙江会馆更为艰难。

    主事人几乎没怎么犹豫,便点头同意“情报共享、联防联动”的提议。

    双方当场约定了简明的锣鼓信号作为警报。

    自此,两馆护卫在夜间遥相呼应,气氛虽紧张,却多了几分心理上的安稳。

    至于“物资互济”,对方直言存粮也近乎见底,实在无能为力。

    湖广会馆则显得谨慎许多。

    他们认同情报共享的必要。

    却对联防和物资合作始终态度暧昧,更倾向于闭门自守。

    林向安从只言片语间,判断他们内部可能意见不一。

    甚至已被别的势力渗透。

    从湖广会馆能得到一些城西的消息,但若寄望实质性支援,几乎没有可能。

    至于南直隶会馆,则是冷冰冰的现实。

    这一次,林向安亲自随王管事前去。

    对方管事虽然接待了二人,言谈间却透着优越感。

    他们明言储备“仅堪自用”,无意出售或交换,还刻意暗示已有“大人”照拂。

    林向安心里猜测,这“某位大人”,多半与皇长孙阵营或某位实权重臣相关。

    南直隶会馆的关门姿态,甚至带着“划清界限”的味道。

    这已是明白无误的信号:

    顶层资源被牢牢掌控,中层会馆则被排斥在外。

    不过林向安也没有多失望。

    至于同乡富户们,情况则更复杂。

    彼此之间,情谊要讲,利益也要算。

    零星的乡绅因念旧情,勉强捐了几袋陈米和些许咸菜。

    杯水车薪,却也难能可贵。

    绝大多数富户则选择以典当为名,将余粮换取更大利益。

    面对他们的提议,林向安婉言谢绝。

    如今还没有到哪一步。

    与其低价卖给商人,不如自己找个隐蔽的法子。

    自己暗中掏银买下。

    等日后局势安稳,再择机转手,岂不还能赚上一笔?

    因此他并不急于出手。

    富户们听他拒绝,反倒笑吟吟地丢下一句:“下回可就不是这个价了。”

    林向安神色淡然,丝毫没被这些市侩言辞吓住。

    回去的路上,经过一家镖局,他心头忽然一动,想起了谢二爷。

    也想起赵康平交给自己的那枚玉佩。

    当初谢云留过住址,只因自己忙着备考,一直搁下未曾造访。

    算来谢云极有可能还在京城。

    毕竟他手里还有一批货物滞在德州,如今情势混乱,那批货怕是遥遥无期。

    念及此处,林向安便吩咐王管事先行回会馆,自己则决定去寻人。

    不过在去镖局的时候,林向安先去了一趟茶楼。

    去找陈管事打探。

    茶馆的生意已冷清不少。

    物价飞涨,百姓捂紧了荷包,人人都顾着填饱肚子,哪还有闲钱闲心出来喝茶。

    “陈管事,别来无恙啊!”

    “林相公!”陈管事叹了口气,笑容里满是无奈,“哎,这日子,是真不好过啊!”

    林向安笑着宽慰:“再难,也比我们这些外乡人要强些。”

    陈管事见他,也不拐弯抹角,压低声音提醒:

    “你们会馆那边情况如何?外头物价飞涨,可得抓紧囤粮才是。”

    林向安顺势说道:

    “这不如今日子艰难,会馆里人多,大家都在想办法弄粮食。

    奈何市面动荡,物价一日三变,实在无从下手。

    您是老京城,耳目灵通,特来请教,眼下这光景,

    何处还能寻得些……稳妥的粮源?”

    说话间,他从衣袖里抽出一两银子,欲往陈掌柜手里递。

    陈掌柜忙摆手,神色郑重:“林相公,这可使不得!当初承您照拂,我也没见您要过好处,如今怎敢折了您的福!”

    林向安微微诧异,没想到陈管事还挺有底线。

    陈管事顿了顿,忽然想起什么:

    “上回您托我打听的沐公子,他一直没来,

    倒是有些熟识的人来过,说是家里出了变故,已经回乡了。

    我寻思没甚实信,就没给您送口信。”

    林向安轻叹一声:“罢了,缘分不到,不知日后何时还能再见。”

    不管什么理由,离开这京城是非之地,也是好的。

    说着,他又把话题转了回来:

    “陈管事,您这里可有稳妥的门路?会馆上百口人,可都等着粮下锅呢!”

    陈管事摇头苦笑:

    “唉,如今粮就是命根子,谁不是攥得死死的,舍不得松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