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394章 带头捐粮

第394章 带头捐粮(2/2)

作则,又有张澄这个“大户”妥协带头,剩下那些私藏者哪里还敢迟疑?

    纷纷转身回屋,把粮食一一搬出。

    这一次,林向安彻底赢了。

    同济会的威信,自此真正立稳,再没有人敢在众目睽睽下公然质疑。

    清点出来的粮秣最终公布在众人眼前。

    林向安大概推算,若是按照“一碗稠粥,一个杂面馒头,再加一碗蔬菜汤”的标准。

    眼下这点存粮,供一百零二口人吃,能勉强支撑一个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并未隐瞒,告知于众。

    这一刻,所有人心里都清清楚楚。

    或有人暗自松气,至少还撑得下去;

    或有人神色凝重,觉得危机才刚刚开始。

    无论如何,事实就摆在面前,再没有人能假装乐观。

    林向安趁势把规矩定下,让大家铭记同济会的权威:

    其一,定量分配。

    每日定点、定量的食物和饮水。

    由粮秣组监督执行,绝不允许徇私。

    即便是随从,也不得因为主人的吩咐而让食。

    要知道,随从是守卫的重要力量。

    其二,立册建档。

    为一百零二人一一立档,登记每日的领取份额,防止有人冒领、多领。

    会馆里多是读书人,互相监督起来也最方便。

    说到这里,他语气一顿,环视四周,神情郑重:

    “若无秩序,必有乱局,

    人群会自动依附各大民间组织团伙势力。

    比如乱兵势力、地痞流氓团伙、宗族团伙,甚至还有街道团伙等等,

    浙江会馆在众人眼中向来富裕,不知何时就会来抢。

    若我们自己先乱了阵脚,如何抵挡外敌?”

    众人心头一凛,纷纷点头。

    然而林向安也明白,光靠守住存粮,还远远不够。

    钱粮若不续上,撑过一个月之后,照样是死路。

    所以,他提出第三条:

    其三,众人皆要谋生。

    “会馆里百余人,绝不能只消耗不生产,要想办法筹钱、换粮,谋求生路。”

    此言一出,不少人脸色微变,但也无人反对。

    林向安没有细说,准备与理事会详细讨论后,再安排执行。

    “今日大家心里有数,眼下不知道还要乱多久,但困境中唯有团结,才能活下去。”

    之后,林向安便让理事会的人留下,其他人散去。

    他还不能歇息,得跟众人把重要事情敲定下来。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