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384章 地痞流氓来明抢

第384章 地痞流氓来明抢(1/2)

    同乡会馆本是士子们互通声息、互帮互助的地方。

    平日里聚在一起,也不过是谈学问、讲乡情。

    可一旦时局动荡,风声鹤唳,这样的组织也难免走向分裂。

    毕竟这里聚拢的,都是饱读圣贤书、以科举仕途为终身目标的人。

    对时局的变化,他们往往比寻常百姓更敏感。

    也更容易感到危机。

    当生计和前程受到威胁,原本挂在嘴边的礼义廉耻、士大夫风骨,便显得格外脆弱。

    人心一旦生出恐惧,谁都可能露出丑陋的一面。

    原本维系会馆秩序的道德与规则,短短数日便迅速瓦解。

    管事未能及时拿出让人信服的办法,稳定局面,反而让焦虑和流言蔓延。

    矛盾像火星一样四下飞溅,点燃了更大的混乱。

    内部压力与外部势力的拉拢交织在一起,逼得不少举人不得不“选边站队”。

    有人为求自保,有人图眼前好处,自动结成了一个个小团体,彼此对立,暗潮汹涌。

    少数还想保持中立的人,则往往两面受压。

    不仅被双方拉扯怀疑,反而成了最孤立、最容易被排挤的“出气筒”。

    而当这样的局面持续发酵,资源的紧缺又进一步催化了冲突。

    以陈启泰为首、占据道德高地的激进派,所递交的请愿书最终却石沉大海,连半点回音都没有。

    然而,此举却已被藩王势力得知。

    并当成了对立的证据,暗中记在账上。

    段昊初、林向安二人虽然装病避事,保持中立,没有被周文焕拉拢,但并不意味着其他人也能置身事外。

    恰恰相反,会馆愈发混乱,这也是其中一大推手。

    谣言越传越烈,有的说宫中那位其实早已驾崩,只是监国秘而不发丧;

    又有人添油加醋,言宁王已整装待发,欲“清君侧”。

    传闻中,宁王军纪败坏,所过之处鸡犬不留,行事残暴狠辣,毫不留情。

    这样的说法,更让人心惶惶。

    而请愿书没有下文之际,关于皇长孙无能、不堪大任的流言也跟着冒头。

    会馆内部的平衡本就岌岌可危,流言四起之下更显摇摇欲坠。

    可在寻常百姓眼中,这里依旧风平浪静,像一块肥肉,谁都想来咬上一口。

    果然,次日下午,当地一伙地痞流氓登门滋事。

    “砰!砰!砰!”

    沉闷而蛮横的砸门声猛然炸响,打破死寂。

    “开门!快开门!妈的,都死绝啦?”

    几声粗野的吆喝伴着不堪入耳的咒骂,从门外传进院子。

    屋内寂静中,几个房间的窗户被人小心翼翼推开一条缝,露出几双惊疑不定的眼睛。

    王管事脸色发白,腿脚发软,颤巍巍地从门房跑出来,一边小跑一边干笑着应声:

    “来了来了,各位爷,轻点声,轻点声,这就开……”

    话音未落,还没等他把门闩完全拉开,外头的人猛地一撞。

    “哐当!”

    门板直接砸到墙上,巨响吓得王管事一个趔趄,倒退好几步,差点摔倒。

    五六条大汉鱼贯而入。

    他们衣衫混杂破旧,棉袄袖口油腻发亮,却个个膀大腰圆、面容凶恶。

    眼神像饿狼一般贪婪戾狠,显然不是面黄肌瘦的寻常流民。

    为首的是个满脸横肉的壮汉。

    眉骨到脸颊斜着一道疤,被人叫“钱老大”。

    他嘴里叼着根草梗,歪着头,目光肆无忌惮地扫视着陆续被惊动、从房里出来的举人们。

    跟在他身后的几人,或拎着短棍,或插着腰,嘴角挂着不怀好意的笑。

    他们默契地分散开,半围成弧。

    暗暗堵住了庭院通往大门的去路。

    “哟呵,这么多相公呢?”

    钱老大嗤笑一声,吐掉草梗,“挺好,读书人嘛,最懂事理。”

    王管事强撑着胆子,勉强上前拱手:

    “各……各位好汉,不知光临敝馆,有何贵干?这里是读书人住的会馆……”

    “知道是读书人的地方!”

    钱老大不耐烦地打断,蒲扇般的大手拍了拍王管事的肩,拍得他身子一矮。

    “就是知道你们这儿有粮食,爷们才来的!

    这世道兵荒马乱,物价飞涨,哥几个饿得前胸贴后背,

    找各位相公‘借’点吃的!”

    “借?”人群中,一个年长些的举人忍不住出声,嗓音发颤,“你们这是强——”

    “强什么?”

    钱老大眼睛一瞪,猛地逼近,几乎脸贴脸,嘴里的酒酸混浊气喷得那举人直往后缩。

    “读书人的事,能叫抢吗?这是借!是交朋友!

    等你们当了官老爷,爷们还得指望你们提携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